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儿女,11月,发现右上腹包块2月,拟诊肝占位,于84年12月28日入院。检查:贫血、消瘦、体重6.5kg。巩膜及皮肤无黄疸,无发烧、腹痛、腹泻。心肺(-),腹  相似文献   
2.
自从1892年Riegues首次做抢救脾切除术后,脾切除即成为治疗脾脏损伤和某些脾脏疾病的传统手术方法。krivit收集21例“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患者,发病年龄是7—50岁,切除的原因是多样的。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的发病率是1.45%,为正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1~3级肝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道通道,是影响肝胆管结万并狭窄治疗效果的极重要因素,为此,我科以显露1~3级肝管,肝胆管大口径成形肝肠内引流术《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对五例患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施行肝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五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8岁,最大者45岁,最小者31岁。术前均经B超、或ERCP等检查,诊断为肝胆管结石并狭窄。全组随访最长32个月,最短者半年余。随访期间尚无一例因残余或再生结石而再次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三个月后均以参加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4年10月份以来对24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18例做了肝叶切除手术,切除率为75%。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Ⅱ期10例、Ⅲ期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儿童肝脏巨型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婴儿肝母细胞瘤1例,肝囊肿1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66岁~11个月。肿瘤最大23×23×15cm,最小5×5×3cm。重量2,160g~50g。手术类别,右三叶切除1例,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世界上到目前报道约100例,国内报道极少。且儿童时期肝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更属罕见。现将我院遇到1例儿童时期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报道如下: 患儿女性,六岁半。因消瘦、食欲不振,右上腹肿块2个月,于1984年10月9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8℃,消瘦贫血,巩膜、皮肤无黄疸。右上腹可见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肝肿瘤外科治疗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肝切除术仍是比较复杂的手术,不但创伤大,出血多而且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特别合并有肝硬化者术后更难处理,肝中叶的切除不但手术复杂,危险更大。本院于1985年8月29日成功的切除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1岁,农民。发现右上腹包块半年,伴不适二日。拟诊肝占位性变。入院检查: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未查见肝掌及蜘蛛症,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怒张,腹软、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区,下界在右肋缘下2cm,剑下6cm,质地中等。  相似文献   
8.
对746例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原因、种类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手术失误,T管使用不当,术中探查不全,感染和解剖异常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理解的麻醉,适当幻口的选择,术中造影,重视伴有肝组织病变的术中检查、术后治疗等,是降低并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以来,经术中肝动脉插管注入拴塞剂并结扎肝动脉,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8例,延长了患生命,缓解了病人的痛苦,术后半年生存率约60%,一年生存率为32%。治疗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由于胃次全切除术后,常有一些难以治疗的后遗症以及残胃癌的发病率日渐增多,因此采用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逐渐代替胃次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