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胃肠炎宁颗粒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口服胃肠炎宁颗粒,对照组52例口服颠茄磺苄啶片,对照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痊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86.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炎宁颗粒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黄诗勤 《河南中医》2013,33(7):1151-1152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味大承气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无手术治疗及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手术治疗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溃疡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奥美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9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表明,治疗相同时间后治愈率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5.97(P<0.00 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OR=3.62,95%,CI:2.37,5.51,在控制疼痛方面,其中5项研究对Meta分析显示控制疼痛试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4.46(P<0.00 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OR=2.98,95%,CI:1.84,4.8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溃疡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发病后经头颅CT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多数患者在脑梗死出血转化时出现病情加重;经积极处理后,本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8例,无效3例,死亡2例。结论 CT检查是早期发现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一经确诊则应进行个体化对症处理,以降低病死率和转变预后。  相似文献   
6.
盘锡斌  黄诗勤  易震 《江苏医药》2013,39(11):1319-1321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效果.方法 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醒脑静与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疗程为1个月.采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CS)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NIHSS评分及BI指数分别为(12.83±2.85)分、(12.83±2.85)和(46.92±6.27)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04±2.64)分、(16.58±3.15)和(38.68±7.23)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 vs.22.5%) (P<0.05).结论 对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黄诗勤 《当代医学》2013,(12):41-42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RE患者,随机均分为ESO组和OME组,平均每组38例患者,ESO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OME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发生频率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痊愈例数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酸、呃逆和烧心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与发生频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O组均显著优于OME组。结论临床上采取PPI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时,应首选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