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30例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再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胆肠吻合皮下 (腹壁下 )空肠窦道 ,可反复利用窦道进行引流取石 ,治愈率达 90 .0 0 % ,合并症少 ,疗效满意 ,是有效地防治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总结转移性肝癌经手术切除肿瘤者32例,对该病在手术治疗的病例选择、时间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生存6 ̄12个月6例,〉1a9例,〉2a8例,〉3a6例,〉5a3例,其中12例目前仍生存。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转移性肝癌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肝癌细胞凋亡端粒酶活性和bcl-2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后bcl 2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ISEL)检测 6 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组治疗前后bcl 2蛋白表达和肝癌细胞凋亡。结果 肝癌 (HCC)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肝细胞凋亡阳性率和bcl 2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0 0 1) ,端粒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手术 化疗组的有效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其他两组 ;中晚期肝癌生存率低于早期肝癌 (P <0 0 5~ 0 0 1) ;直径≥ 10cm中晚期肝癌生存率低于直径 <10cm中晚期肝癌 (P <0 0 5~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端粒酶活性和bcl 2基因表达在肝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实施TACE、生物治疗及PEI、RFA对肝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行综合治疗,包括术后TACE、生物治疗及PEI、RFA,对照组20例仅予对症、支持治疗。对两组病例的1、2年肝内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进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1、2年的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3.6%,31.8%,对照组为40.0%及65.0%,而观察组1、2年生存率90.9%,68.2%,对照组为65.0%及3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TACE、生物治疗及PEI、RFA的综合治疗方案可降低肝内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胆管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胆管结石诱发急性胆管炎的高龄患者行ENBD治疗。结果ENBD全部成功,30例腹痛、发热迅速缓解,3例转急诊开放胆道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应用ENBD治疗高龄急性胆管炎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方法,为后续治疗胆管结石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结果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麻醉欠佳、患者体型等为其客观因素;而本组人为因素非常明显,损伤与过分自信、草率,盲目追求小切口、高速度有关。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术中发现者,可行裂口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强调置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术,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手术方法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最为理想。术后黄疸病例行胆管空肠Roux—cn—Y吻合术,疗效佳。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术中解剖清楚,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胆管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胆管结石诱发急性胆管炎的高龄患者行ENBD治疗。结果ENBD全部成功,30例腹痛、发热迅速缓解,3例转急诊开放胆道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应用ENBD治疗高龄急性胆管炎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方法,为后续治疗胆管结石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3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 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62.8%,切除组术后2周TB和AKP水平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0例,引流减黄手术17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2.2%,单纯引流者l、3年生存率为58.8%、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9.
对43例距齿状线5cm以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留肛门直肠癌根治术,术后3年生存率为67.7%,4年生存率56.1%,其中有9例生存超过5年。认为,距肿瘤下缘≥3cm切除直肠远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影响保肛手术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期及距齿状线长度。  相似文献   
10.
方永平  黄华容 《腹部外科》1998,11(4):F004-F00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深受病人的欢迎。我院于1995年底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5例,其中男39例,女56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67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囊息肉12例,中转开腹2例,未发生胆道损伤,出血、残余结石、腹腔感染、胆瘘等并发症,95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5天。现就基层医院成功开展LC的体会,予以介绍。一、做好充分的技术力量准备挑选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腹部外科医师及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组成固定搭配的手术组。二、严格掌握适应证及选择病例LC并发症的发生,均可带来严重后果,且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