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4 2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儿童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4 232例7岁以下儿童经确诊为ARTI的鼻咽抽吸物(NPA),利用RT-PCR法对HBoV进行筛查,同时对流感病毒A型(Inf-A)、流感病毒B型(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以了解其混合感染情况,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4 232例NPA标本中,HBoV检出率为1.23%(52/4 232)。1~<3岁儿童HBo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81%(24/854)。HBoV在春夏秋冬各季节的检出率分别为3.05%、0.60%、0.52%、0.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84,P=0.002),其中以春季检出率最高。HBo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率为69.23%(36/52)。以支气管肺炎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51.92%)最高。 结论 2014-2015年HBoV为武汉地区儿童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之一,1~<3岁儿童检出率最高,与其他病毒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率,且春季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幼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卵清蛋白激发)、阳性对照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0.2 mg·kg-1的地塞米松)、低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10 mg·kg-1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20 mg·kg-1的青蒿琥酯)、激动剂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20 mg·kg-1的青蒿琥酯和100 mg·kg-1的尼日利亚菌素钠盐),每组10只。处理结束后检测幼鼠气道重塑相关指标,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NLRP3)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和激动剂组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0、2.36±0.26、1.08±0.11、1.33±0.12和2.14±0.26,胱天蛋白酶1(c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科收治胎龄<35周的早产儿,分别于生后采集脐血,并留取24、72、120 h尿液,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含量。根据头颅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分为WMD组、非WMD组(包括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无脑损伤组,比较各组S100B蛋白水平及S100B蛋白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WMD组16例,非WMD组20例,无脑损伤组40例。WMD组和非WMD组脐血及24、72、120 h尿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无脑损伤组,WMD组高于非WMD组,120 h WMD组S100B蛋白仍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动态监测脑损伤早产儿脐血及尿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脑损伤的敏感标志物,特别是对WMD的诊断更有价值,脐血S100B蛋白水平对提示宫内发生脑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武汉市呼吸道感染儿童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3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疾病急性期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NPA)标本液2 ml。先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筛查,然后采用PCR方法检测HBoV 基因,对阳性标本进行序列验证及分析。结果 1)对365份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8.90%(69/365),其他依次为腺病毒(ADV)阳性15例(4.11%),副流感病毒Ⅲ(PIV-Ⅲ)阳性8例(2.20%),甲型流感病毒(IFV-A)阳性5例(1.37%),乙型流感病毒(IFV-B)阳性3例(0.82%),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阳性2例(0.55%)。2)365例标本中,32例(8.77%)出现HBoV 的PCR扩增产物,均为单一条带,大小约为354 bp,与预期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显示为HBoV阳性。32例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后经Blast分析,HBoV1型28例(7.67%),HBoV2型3例(0.82%),HBoV3型1例(0.27%)。3)32例HBoV阳性患儿中,其中男19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47∶1;年龄3~13个月,平均6.87个月。结论 HBoV 感染是引起武汉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主要以HBoV1型感染为主,而且多为混合感染。应加强对婴幼儿的预防保健工作,以便进行合理用药、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在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76例,分别留取生后24、72、120 h尿液,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含量。根据颅脑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16例)、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PVH-IVH)组(20例)及无脑损伤组(40例),比较各组间S-100B的变化。结果在生后24、72、120 h各时间点,无脑损伤组、PVL组和PVH-IVH组三组间尿S100B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各时间点,均以无脑损伤组最低,PVL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VL组和PVH-IVH组尿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点推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在72 h达到高峰,120 h时有所下降。结论尿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脑损伤的敏感标志物,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该院儿科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968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标本检查痰HBoV、RSV、ADV、INF A/B和PIV I/II/III,分析HBoV感染病例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968例患儿中,HBoV阳性75例,检出率7.75%。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5.68%、2.07%,不同性别HBo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140);53例(70.67%)HBoV阳性患儿年龄<1岁,63例(84.00%)HBoV阳性患儿年龄<3岁,各年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43)。春、夏、秋、冬HBoV检出率分别为9.78%、5.29%、2.86%、5.20%;除9、10月份外,HBoV在其余月份均有检出,3月份检出率最高(为33.33%)。17例单纯HBoV感染,58例混合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为主(26例,占34.67%)。HBoV病例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1.33%)、咳嗽和喘息(各占77.33%)。结论HBoV是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全年均可发生HBoV感染,流行高峰在春季和夏季,无性别差异。住院儿童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