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定量测定氯诺昔康薄膜衣片的溶出曲线.方法:HPLC法采用Shimadzu VP-ODS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1醋酸钠(pH 5.8)-甲醇(52:48),检测波长为379 nm.溶出度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结果:在浓度9.72~22.68 mg·L-1范围内,线性方程为:C=9.562 8×10-5 A 0.100 5,r=0.999 9,3种剂量组的回收率分别为99.68%(RSD 0.48%),100.5%(RSD 0.39%)和100.3%(RSD 0.69%),重复性好,精密度高.3批样品溶出迅速,批间差异小.结论:本法简单,专属性强,可准确用于氯诺昔康薄膜衣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介导的减压旋转蒸发法(旋蒸法)、熔融液体介导的熔融冷却法(熔融法)及冷冻干燥法(冻干法)制备了无定形态的盐酸西那卡塞,并考察了制备方法对所制得的无定形物的理化性质(热行为、溶出度、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制备的盐酸西那卡塞无定形物在溶出度和化学稳定性方面无差异,但在热力学行为和物理稳定性上表现出差异:虽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似,但转晶温度(Tc)有显著差异(旋蒸法、冻干法和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盐酸西那卡塞的转晶温度分别为135.2、129.6和153.9 ℃);旋蒸法和冻干法所得无定形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物。本研究为筛选无定形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水极难溶性的一氧化氮供体药物ZLR-8喷雾干燥乳剂并测定干乳剂中ZLR-8含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ZLR-8喷雾干燥乳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ZLR-8在喷雾干燥乳剂中的含量。结果:ZLR-8在10.2~35.8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低、中、高3种剂量的回收率分别为100.4%,99.75%,100.7%;RSD分别为0.21%,0.01%,0.66%。3批样品中ZLR-8的平均含量为100.2%,RSD为0.46%。结论:ZLR-8喷雾干燥乳剂的制备方法可行,HPLC法专属性好,能快速、准确测定喷雾干燥乳剂中ZLR-8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对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和市售干混悬剂,以头孢克洛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活性代谢产物头孢泊肟的血药浓度;用Kinetica 4.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与市售干混悬剂相比,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Cmax、AUC0→8 h和AUC0→∞显著增大,tmax显著减小,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0.6%。结论:将头孢泊肟酯制成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以氯诺昔康片剂为参比制剂,考察了自制喷雾干燥氯诺昔康自微乳化制剂在兔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吡罗昔康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的氯诺昔康.6只家兔分别灌胃给予氯诺昔康的片剂或喷雾干燥自微乳化制剂,结果显示,其AUC分别为16 304和26 328 ng·h·ml-1,cmax分别为824和1788 ng/ml,tmax分别为7.0和3.0 h.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AUC和cmax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自微乳化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1.5%.  相似文献   
6.
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结构特征、相转变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该类液晶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近况。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属于溶致液晶,其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难溶性一氧化氮供体药物ZLR-8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喷雾干燥乳剂对ZLR-8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ZLR-8的含量,计算ZLR-8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考察ZLR-8浓度、肠循环液pH对肠吸收的影响,并对ZLR-8混悬液与ZLR-8喷雾干燥乳剂的肠吸收进行比较。结果: 以喷雾干燥乳剂给药,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1 h后对ZLR-8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23.54±1.40)%,(15.95±0.09)%,(12.30±0.74)%,(3.98±0.12)%,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8 6±0.046 0),(0.143 7±0.036 0),(0.069 2±0.001 3),(0.020 8±0.000 4) h-1,各肠段吸收特性有极显著性差异。ZLR-8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影响,但吸收量与浓度线性相关;肠循环液pH显著影响肠吸收,ZLR-8在pH 5.4~7.4时有较好吸收;与混悬液相比,喷雾干燥乳剂极显著性增加大鼠肠吸收。结论: ZLR-8混悬液仅在小肠有微弱吸收,在其他肠段无明显吸收;喷雾干燥乳剂在各肠段均有明显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极显著性地提高了ZLR-8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8.
与药物晶态相比,无定形态呈长程无序的分子排列,常表现出较高的表观溶解度和溶出度。然而,一些小分子无定形药物在溶出期间会出现聚集成团的凝胶化现象,并表现出显著低于晶体药物的异常溶出行为。本研究旨在考察无定形药物凝胶化与其异常溶出之间的联系,探索凝胶形成的内在机制。通过熔融冷却法制备了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卡维地洛(carvedilol,CAR)和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的无定形态,凝胶形成导致这3种无定形药物的溶出显著低于其晶态,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所形成的凝胶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无定形SIM、CAR与IRB的临界凝胶温度分别为8~15℃、25~30℃和45~50℃,无定形CAR与IRB的临界凝胶pH值分别为1和0.25。凝胶形成的机制与无定形药物向过冷液态(作为重要的驱动力)的转变及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引起的自组装密切相关。此外,水对无定形药物的润湿性及药物自身特性的差异也会影响凝胶化。  相似文献   
9.
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析能力,为痕量晶体(<1%)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晶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可进一步实现对制剂质量的控制,并作为支撑晶型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本文概述了晶体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联合应用于痕量晶体的定量测定,以期为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皮肤外用制剂包括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贴剂、贴膏剂等,为临床上的常用剂型之一,可避免首过效应,使用方便.流变学可描述产品的流动特性和力学性能,反映制剂的内部结构,已成为皮肤外用制剂的重要研究内容.流变学研究通常分为稳态流变学和动态流变学两种,用于研究样品的液体行为和固体行为.本文从两种流变学方法出发,综述了皮肤外用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