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量多次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次小量应用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82例UAP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尿激酶 2 0万单位 ,每天 1次 ,共 5天。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0 2 %、88 3 7% ,对照组分别为 76 82 %、76 92 % ,两组在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量、多次尿激酶对UAP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29例患者依据病变范围分为冠脉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3支或3支以上);依据病变程度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及前瞻性研究。结果血尿酸水平:冠脉0支病变组(330±70)μmol/L、单支病变组(370±60)μmol/L、双支病变组(470±70)μmol/L、多支病变组(490±50)μmol/L;冠脉正常组(330±70)μmol/L、轻度狭窄组(370±50)μmol/L、中度狭窄组(470±40)μmol/L、重度狭窄组(490±50)μmol/L、完全闭塞组(450±60)μmol/L,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扩大或和狭窄程度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高低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心脏X综合症(CSX)的新途径。方法将确诊的62例心脏X综合症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31例,硫氮唑酮组(对照组)31例,半年后评价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改善情况,并做对比分析及前瞻性研究。结果控制心绞痛发作(显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7.4%vs.41.9%,P<0.05);总有效率(显效及有效总人数)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0.3%vs.61.3%,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运动时间(分钟)均明显延长,治疗组(7.4±3.2)vs.(5.6±3.4),P<0.05;对照组(6.5±3.5)vs.(5.5±3.5),P<0.05,运动ST段压低>0.1mv的持续时间(分钟)明显缩短,治疗组(2.2±0.6)vs.(3.2±1.4),P<0.05;对照组(2.9±0.7)vs.(3.4±1.5),P<0.05,阿托伐他汀组缩短更明显,组间治疗前后差值(-1.0±0.3)vs.(-0.5±0.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缓解或终止CSX患者的临床心绞痛发作,并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其疗效优于硫氮唑酮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冠心病发生的一致性,为临床早期诊治冠心病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将拟诊为冠心病的17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并计算斑块积分。根据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分析颈动脉IMT和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114例,非冠心病组65例,两组颈动脉IMT分别为1.08±0.48 mm、0.85±0.20mm,斑块积分分别为1.61±1.02、1.07±0.43,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79.83%(91/114)、21.54%(1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IMT或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高度一致性,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参考。  相似文献   
5.
23例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识别与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方法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特点,分析研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23例(100%)患者均有心功能不全表现,17例(73.9%)表现为限制性充盈障碍(E/A>1.5和DT<140 ms);蛋白尿15例(65.2%);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回声增强、呈颗粒闪光点回声("闪耀症")22例(95.7%);心脏M超检查左心室增厚("质"),23例(100%)均有不同程度室间隔增厚(>12 mm),20例(86.9%)左心室后壁增厚(>12 mm),而心电图肢体导联呈低电压("电")21例(91.3%)("质/电"矛盾现象);住院期间死亡13例(56.5%),随访死亡6例(26.1%),从诊断至死亡时间1~19个月。结论:心力衰竭+心室壁"质/电"矛盾现象+心肌间"闪耀症"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敏感性高,可作为临床早期识别与诊断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对药物溶栓治疗AMI再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患者(治疗组: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尿激酶)的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并与对照组(心肌梗死常规治疗)44例进行比较。结果 8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79例,再通率90.8%(79/87),出院时存活83例,存活率95.4%(83/87);44例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7例,再通率15.9%(7/44),出院时存活30例,存活率68.2%(30/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出院时存活率均较高,能有效治疗AMI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可能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慢性CLBBB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并做前瞻性研究。结果CAG检查正常者58例(79.1%),冠脉病变15例(20.9%),其中男性50例(79.1%),女性23例(31.5%),年龄(49±8)岁,病史0.6~13年;诊断为心肌病53例(72.6%),冠心病15例(20.6%),其它5例(6.8%);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13.8%),Ⅱ级52例(71.2%),Ⅲ级11例(15.0%);CAG检查前降支(LAD)病变11例(73.3%)(P<0.05),左回旋支(LCX)病变4例(26.7(),前降支合并左回旋支病变1例(6.7%),前降支合并右冠脉(RCA)病变2例(13.3%)。结论慢性CLBBB患者发病缓慢,大多有心衰表现,临床上常见于心肌病,较少见于冠心病;CLBBB可能是心肌病逐渐发展和加重并逐步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预报因子;LAD及LCX病变是慢性CLBBB患者冠心病的"罪犯"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防治重心前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单项危险因素的总出现率及聚集性,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结果:单一危险因素总出现率:吸烟63.8%,高血压57.4%,糖尿病55.3%,高胆固醇血症61.7%,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38.3%,三酰甘油血症48.9%,年龄76.6%;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有任意1项的总出现率4.3%,任意2项6.4%,任意3项31.9%,任意4项14.9%,任意5项34.0%,任意6项8.5%,具有>3项89.3%,除年龄、性别外≥3项46.8%。结论:冠状动脉3支病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及早有效防治早发危险因素,可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与聚集,减少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2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于颅内高压基本控制后给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16-20毫升静滴18-20天,然后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至病程如天。同时设对照组39例,观察二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5、77%,显效(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率为88.45%,总有效(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率96.18%。对照组:治愈率为41.03%,显效率为74.10%,总有效率为89.74%。二组在基本痊愈率及显效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波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88例拟诊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心衰,后均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回顾性分析诊断为ICM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做前瞻性研究。结果88例拟诊为DCM患者的CAG结果显示:69例(78.4%)冠状动脉狭窄(>75%)或弥漫性狭窄或和闭塞,结合病史将此69例患者诊断为ICM。有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46例(66.7%)。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慌、胸闷及气短,其中左心衰60例(86.9%),全心衰9例(13.1%);心电图ST段改变伴定位性Q波47例(68.1%);心脏超声左心室增大58例(84.1%),心律失常44例(63.8%);单支病变7例(10.2%),多支病变62例(89.8%),表现为前降支(LAD)病变64例(92.8%);52例(75.4%)行PC I,PC I to LAD 40例(90.9%)。均好转出院。结论ICM临床上酷似DCM;CAG是早期诊断ICM的依据;LAD病变是引起ICM的主要"罪犯"血管;对ICM患者应早期行PC 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