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癫痫患儿178例进行研究,均采取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比较不同类型癫痫患儿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8~+均有明显提高(P0.05);不同类型癫痫患儿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食欲不振7例,无力4例,低热5例,但均比较轻微。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患儿有较好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并与53例单纯剖宫产产妇(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就术后2-24 h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而言,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避免患者忍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以及减少因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发现产妇体内有子宫肌瘤时,尽量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09~2011年间收治的1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9人,其中对照组使用剖腹取石术,实验组使用ERCP联合EST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对照组成功率97.96%,手术时间(175.34±58.46)min,并发症率8.16%,肛门排气时间(3.7±0.9)d.住院时间(18.36±6.2)d.实验组成功率93.88%,手术时间(41.53±19.65)min,并发症率2.04%,肛门排气时间(2.5±0.6)d.住院时间(8.7±3.4)d.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患痛苦,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49例年龄≥60岁患者分为经鼻胃镜组(TN组)644例和经口胃镜组(TO组)205例,监测检查前至结束时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检查完毕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耐受程度。结果检查中TO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比TN组更加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O组插镜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与检查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N组检查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耐受性问卷调查TN组A、B、C三级各为86.0%、11.5%和2.5%,TO组分别为9.3%、33.2%和5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鼻胃镜插入痛苦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高风险的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气囊电子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和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10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下进行双气囊电子镜检查,记录检查阳性率、诊断结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共确诊91例,阳性率:82.7%(91/110);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70例,占85.4%(70/82)。其中克罗恩病25例,占病例总数的22.7%,小肠间质瘤13例(11.8%),发现1例间质瘤恶变,小肠癌6例(5.5%),血管疾病共11例(10.0%),多发性溃疡12例(10.9%),非特异性炎症例9例(8.2%),小肠息肉5例(4.6%),肠结核2例(1.8%),小肠憩室2例(1.8%),小肠淋巴滤泡增生2例(1.8%),小肠脂肪瘤2例(1.8%),空肠黏膜缺损1例(0.9%),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0.9%)。3例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止血治疗。对4例小肠息肉患者进行了镜下切除及行APC治疗。24例患者进行了全胃肠检查,患者可以很好的耐受检查。结论:双气囊电子镜能够安全地检查全小肠及诊断各种疾病,并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38例MRCP证实小于20mm的胆总管结石行小切开后以8~20mm球囊扩张后取石。结果完全取石率95.7%(132/138),术后并发症胰腺炎10.1%,胆管炎1.45%,胆囊炎2.17%,无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保留了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哮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哮鸣音、湿鸣音、气喘、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声音嘶哑1例(33.33%,1/3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及血清和胆汁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对比,探索诊断胆管癌价值高、经济实用的方法.方法 32例胆管癌患者行超声、CT、MRCP检查;检查血清与胆汁CEA、CA19-9;再行ERCP并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对胆管狭窄部位的判定:超声、CT、MRCP、ERCP分别为68.8%(22/32)、75.0%(24/32)、87.5%(28/32)和90.6%(29/32);而43.8%(14/32)、59.4%(19/32)、78.1%(25/32)及84.4%(27/32)能明确提供影像学诊断;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8/32)、46.9%(15/32)和15.6%(5/32).血清、胆汁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40.6%(13/32)、59.4%(19/32)和46.9%(15/32)、78.1%(25/32).结论 超声和CT能初步提示病变部位及性质,MRCP和ERCP均为胆管癌定位诊断的良好方法,通过ERCP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可为疾病提供定性诊断,胆汁和血清的肿瘤标记物尤其是胆汁CA19-9升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及血清和胆汁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对比,探索诊断胆管癌价值高、经济实用的方法.方法 32例胆管癌患者行超声、CT、MRCP检查;检查血清与胆汁CEA、CA19-9;再行ERCP并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对胆管狭窄部位的判定:超声、CT、MRCP、ERCP分别为68.8%(22/32)、75.0%(24/32)、87.5%(28/32)和90.6%(29/32);而43.8%(14/32)、59.4%(19/32)、78.1%(25/32)及84.4%(27/32)能明确提供影像学诊断;细胞刷检、组织活检及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8/32)、46.9%(15/32)和15.6%(5/32).血清、胆汁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40.6%(13/32)、59.4%(19/32)和46.9%(15/32)、78.1%(25/32).结论 超声和CT能初步提示病变部位及性质,MRCP和ERCP均为胆管癌定位诊断的良好方法,通过ERCP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可为疾病提供定性诊断,胆汁和血清的肿瘤标记物尤其是胆汁CA19-9升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0例,上述患者均行消化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通过幽门时间为(56.3±4.9)min;胶囊内镜在小肠内检查时间为(294.1±39.4)min;胶囊内镜在体内工作时间为(534.4±40.7)min。本组70例患者中,38例患者检出病变,病变检出率为54.3%。其中13例患者有两种以上病变。结论胶囊内镜能够较好的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相关病因做出诊断,诊断价值高,且安全,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