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腹部闻合性损伤是常见的外伤,按暴力的大小和作用的方式不同损伤程度亦不同,损伤可局限腹壁也可伴有内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病人出现的发热问样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检、化验和必要的特殊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下面就腹部的闭合性损伤病人发热原因作以下分析。1、腹腔内脏伤术后发热。1.1、腹腔感染:特别是外伤性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者。吻合口漏,肠管壁局部缺血坏死,亦是腹腔感染之一。多处肠管损伤至大量肠内容溢出造成肠间脓肿。位于杨间和盆腔间体症和症状比较典型,易发现诊断不难。位于隔下间隙者常为驰张热,…  相似文献   
2.
脐血输注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供者来源脐血混合移植的可行性和植入特性。方法:分别将两份人HLA半相合混合脐血或单份脐血输入经亚致量照射后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两组脐血在SCID小鼠体内的植入状况及多系造血重建特性。结果:混合脐血和单份脐血移植均可在受鼠体内植入,形成供-受混合嵌合体,并能重建多系造血,存活率和植入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CR-SSO)探针检测人HLA-DQB1基因发现,HLA半相合混合脐血移植可有1份或2份脐血植入,其中造血祖细胞含量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高者,更易于植入,造血重建特性与单一脐血移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半相合人混合脐血可同时在SCID小鼠体内植入,形成来自供-受三者的多嵌合状态,并能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的造血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向造血分化的能力。方法:先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 μg/L组、VEGF 10 μg/L组、VEGF 20 μg/L组、VEGF 5 μg/L+SCF组、VEGF 10 μg/L+SCF组、VEGF 20 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造血转录基因GATA-2和早期造血细胞基因c-kit和β-H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GATA-2、c-kit和β-H1,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诱导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联合SCF组的诱导效率要高于VEGF单用组和对照组,其中以VEGF 20 μg/L+SCF组和VEGF 10 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VEGF能够促进ESC的早期造血分化,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生成CD34+细胞的能力。方法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 μg/L组、VEGF 10 μg/L 组、VEGF 20 μg/L组、VEGF 5 μg/L+SCF组、VEGF 10 μg/L+SCF组、VEGF 20 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CD3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CD34 mRNA,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CD34 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 20 μg/L+SCF组和VEGF 10 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VEGF能够促进ESC生成CD34+细胞,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正>手为劳动的重要器官,经常暴露在外,发生烧伤的概率较高。手烧伤占烧伤患者的45%50%,深度烧伤又占其中的40%[1]。手的深度烧伤严重影响了手的功能及外观,是烧伤治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早期处理不当,常可引起瘢痕挛缩畸形,导致功能障碍,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对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促进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烧伤创面尽早愈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早期功能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处理方案,对保存手功能和预防畸形有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采用相同创面治疗方法治疗的92例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6例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脑病发生组,将66例未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脑病未发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7、14、21天时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第7、14、2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脑病发生组:F=133.400、53.410,P=0.000、0.000;脑病未发组:F=92.980、56.430,P=0.000、0.000),且各时间点脑病发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病未发组(IL-6:t=8.006、8.345、5.347,P=0.000、0.000、0.000:TNF-α:t=3.525、7.960、3.354,P=0.001、0.000、0.001)。结论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动态监测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防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多动秽语综合征三例体会马秀峰,赵藏朵(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050051)多动秽语综合征,多发5~12岁学龄期儿童,男性多见,发病原因一直不明、世界上也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主要症状是多发性无固定部位肌肉抽动,同时伴有断续秽语,表现为眨眼、面部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采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2001年8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