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化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品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 5为17跟(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吴强  陈国辉  马晓昀 《上海医学》2004,27(9):666-669
目的 探讨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7例 37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在表面麻醉下经巩膜隧道式切口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 5~ 2 8个月 ,平均 18.4个月。结果  37只无晶状体眼均顺利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矫正视力为 0 .1~ 0 .6 ,术后 3个月达 0 .2~ 0 .8,2 7眼≥ 0 .5(73.0 % ) ,35眼 (94 .6 % )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上。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 (194 7± 5 81)个 /mm2 ,术后 3个月平均为 (1871± 4 6 2 )个 /mm2 ,手术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透明晶状体超乳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2 0例 (2 8眼 )施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平均年龄 47 8岁 (4 3~ 5 8岁 )。术前平均等值球镜 (-8 77±5 62 )D ,平均眼轴 (2 8 16± 2 75 )mm。术中植入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 ,平均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 (4 5± 5 3 )D。术后随访 2 4~ 3 2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显然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 2 1眼 ,占 75 0 0 % :<0 5者 7眼 ,占 2 5 0 0 %。平均等值球镜度为 (-2 2 5± 1 5 0 )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丧失率1 91%。术后 1眼 (3 5 7% )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眼 (7 14 % )发生后囊浑浊。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正高度近视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6岁的金阿姨自小患高度近视,近半年来视力每况愈下,近视度数也不断加深,从600度快速飙升至1000多度了,看了几家医院,都诊断为白内障,金阿姨还被告知,由于存在高度近视眼黄斑变性,她的白内障手术效果不会好,想到晚年生活要在模糊世界中度过,金阿姨终日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5.
炎症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赋予干眼病的最新定义中着重强调了干眼病伴有泪膜渗透性增加和眼表炎症,将抗炎治疗也定为干眼病分级治疗中的明确内容。可见炎症在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炎症环节治疗干眼症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炎症到底在干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如何起作用的?本文主要针对近年炎症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女性,43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年余,于2009年2月6日来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就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孔聚乙烯义眼座植入术对复杂性眼窝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无眼球或眼球萎缩伴眼窝塌陷畸形的患者,行高密度多孔聚乙烯(high-density porous polyethylene,MEDPOR)义眼座植入联合穹隆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眼窝畸形均得以矫正,随访3月~2年,义眼座在眼眶内无脱出、移位或感染.装入仿真义眼片后,双眼对称,义眼活动度可达10°~20°度.结论多孔聚乙烯义眼座植入联合穹隆成形术矫治复杂性眼窝畸形在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孔聚乙烯义眼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矫正眼窝塌陷畸形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义眼座暴露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义眼座暴露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5眼)义眼座暴露根据发病时间和暴露面积分别施行单纯缝合术、结膜筋膜松解转移或修补术、锁骨下中厚皮瓣移植术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月~2年,5例义眼座暴露均愈合良好,未再复发。结论 义眼座暴露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卜阿姨今年55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十多年,一直在服用氯喹类药物治疗。最近几年来卜阿姨觉得眼睛有些“糊”了,而且眼睛比较容易干涩,有时还会发红,甚至还有些怕光和疼痛。但卜阿姨从来没有去眼科看过病,觉得人年纪大了就这样。后来在类风湿科医生的建议下,卜阿姨来看眼科门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microRNA-21(miR-21)在碱烧伤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V)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关系。方法实验研究。68只BALB/c小鼠,右眼制备碱烧伤诱导CorNV模型作为实验组,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碱烧伤后第4、7、14、21、28天行眼前节照相测量CorNV面积。分别在碱烧伤后第4、7、14、28天分别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眼球制石蜡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角膜VEGF-A表达;各时间点随机处死14只小鼠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角膜miR-21及VEGF-A mRNA的表达。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小鼠CorNV于碱烧伤后第4天开始出现,14天时生长达高峰,21天后逐渐消退。HE染色显示实验组角膜第14天呈现较多粗大CorNV,28天时明显减少。同期IHC染色显示实验组角膜在第4、7、14天时VEGF-A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t=19.47、61.86、44.18,P<0.05),28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2,P>0.05)。实验组第7天时角膜VEGF-A阳性表达明显,14天后表达相对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9.4,P<0.05)。实验组角膜在第4、7、14、28天时miR-2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t=4.60、14.74、9.78、5.69,P<0.01);VEGF-A mRNA实验组角膜在第4、7、14天时高于对照组(t=5.82、14.11、3.41,P<0.05),28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且两者表达均于第7天时达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2.1、64.5,P<0.05)。miR-21与VEGF-A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62、0.66,P<0.05)。结论碱烧伤诱导小鼠角膜CorNV形成中miR-21、VEGF-A表达均升高,且miR-21、VEGF-A mRNA和蛋白表达高峰较CorNV形成高峰早,提示miR-21可能通过VEGF信号通路参与CorNV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