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剂量和标准剂量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对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纳的脓毒血症AKI患者7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剂量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和BUN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VP)、中心静脉压(CV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VP和CVP水平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PT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AKI患者采取标准剂量的CRRT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外固定架治疗慢性骨髓炎性骨不愈合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感染性骨髓炎致骨不愈合是骨科临床上一种常见性疾病,也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如何尽快彻底控制感染,促进骨愈合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从1995年-2002年,共收治39例此类患者,通过病灶刮除、植骨、闭合创面、外固定架固定,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剖重建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4例(84髋)行机器人辅助THA的患者,男41例,女43例;年龄23~75岁,平均(56.3±12.7)岁。按解剖重建理念进行术前规划,术后对患者生物力学指标髋臼偏心距(AO)、股骨偏心距(FO)、联合偏心距(CO)、旋转中心高度、下肢长度差(LLD)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遗忘关节评分(FJS)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平均20.7°±2.3°,外展角平均41.1°±2.9°,其中3髋(3.6%)位于“Lewinnek安全区”外,81髋(96.4%)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术侧AO、FO、CO及旋转中心高度均得到比较好的重建,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好地恢复了LL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偏股骨柄(127°颈干角)使用率为71.4%,高偏股骨柄与标准股骨柄(132°颈干角)均可以较好地重建FO,两组FO、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xFO与健侧FO的比值(sdFO)及L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HHS评分及FJ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THA中,按照解剖重建理念设计的术前计划可以被精准实施,有望实现重建原生髋关节并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的目标。高偏股骨柄在机器人辅助THA中应用增多的现象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86例(88髋)患者在术后进行康复指导,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马明阳  孔祥朋  宋平  柴伟 《骨科》2022,13(2):173-175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1],恢复下肢力线是行TKA的主要目标之一[2-3].但当骨关节炎合并股骨或胫骨关节外畸形时,给TKA恢复下肢力线带来困难和挑战[4-5].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此类手术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银川市大气PM2.5中12种元素(锑、铝、砷、铍、镉、铬、汞、铅、锰、镍、硒、铊)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大气污染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每月定期在银川市采集大气PM2.5,采用称重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别测定大气PM2.5及其元素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污染特征及污染趋势。结果 2017年银川市大气PM2.5年均质量浓度较2015年、2016年明显降低,P<0.05;2015年、2016年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高、夏秋低,2017年四季变化趋势不明显。银川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Al、Pb、Mn含量较高,其它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从2015年到2017年元素Al、Pb、Mn、Sb、Be、Cd、Ni、Tl的质量浓度呈递降趋势。结论 从2015年至2017年,银川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空气污染的治理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维生素B12在碱性条件下对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建立测定维生素B12的新方法?方法:联用流动注射技术,利用该化学发光体系对药片中维生素B12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12的线性范围为7.4 × 10-8~7.4 × 10-6 mol/L,检出限为2.0 × 10-8 mol/L,维生素B12测定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8%(n = 11)?结论: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用于维生素B12的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可用于测定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术后化疗方案与预后生存及副作用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1月18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ESCC患者病例,根据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88例。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概率,log-rank进行组间差异比较,Cox回归分析生存影响因素,应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化疗方案组间的副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化疗方案与ESCC术后副作用的相关性。   结果   化疗方案是ESCC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多西他赛(docetaxel,DOC)+洛铂(luoplatinum,LBP)/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紫杉醇(paclitaxel,PTX)+LBP/OXA”化疗方案总生存期均优于“DOC+顺铂(cisplatin,DDP)/奈达铂(nedaplatin,NDP)”组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与ESCC术后出现的血液/骨髓异常等副作用相关(χ2=11.741,P=0.008),“DOC+LBP/OXA”组较“DOC+DDP/NDP”组化疗方案,会增加白细胞降低发生的风险(OR=4.089,95% CI:1.073~15.585,P=0.039),减少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发生的风险(OR=0.257,95% CI:0.075~0.878,P=0.030)。   结论   化疗方案是ESCC术后预后生存及副作用的影响因素,“DOC+LBP/OXA”、“PTX+LBP/OXA”两组化疗方案的预后生存情况优于“DOC+DDP/NDP”化疗方案;“DOC+LBP/OXA”化疗方案相对其它方案可降低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和普及,股骨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满意度,也困扰着关节外科医师.DAA股骨侧并发症可以表现在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软组织损伤和异常出血等方面.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术者解剖入路不熟、术中牵拉方向错误、牵拉力量过大有关.预防措施包括周密的术前计划、充分的术中松解、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