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眼眶骨折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内固定方式将10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本次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中,一次性整复微型钛板固定成功27例,粉碎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II期整复微型钛板固定38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整复固定手术,手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或脱落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经CT扫描检查,55例复合眼眶骨折,骨性眶壁解剖复位良好,整复材料无不良反应,无脱出、移位及感染。眼球内陷、移位恢复50例,占90.1%。52例中全部生活范围复视消失,3例(5.4%)残留周边复视。对照组中整复材料3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脱出、1例移位并发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眼球内陷、移位恢复36例,占65.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为90.1%,不良反应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1为65.5%,不良反应率2为6.2%。两组患者在恢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4,P<0.05;χ22=5.937,P<0.05)。结论在眼眶骨折的复位固定处理过程中,采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可以很好的对眼眶受损软组织进行整复,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是整复眼眶和颜面部骨折理想材料之一,有利于促进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0.4%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对术中患者配合及疼痛反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81眼,占87.1%;因缝上直肌时疼痛明显用2%利多卡因0.5ml追加上直肌浸润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者10眼,占10.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2眼,改做球后麻醉,占2.2%。结论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可靠、安全,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0.4%倍诺喜滴眼液行表面麻醉进行小梁除切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对术中患者配合及疼痛反应情况进行评议。结果: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81眼占87.0%;表面麻醉 上直肌浸润麻醉:因缝上直肌时疼痛用2%利多卡因0.5ml追加直肌浸润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者11例占11.8%;球后麻醉: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改为球后麻醉后手术顺利完成者2眼,占0.2%。结论: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是可靠、安全的,无麻醉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青光眼102眼,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片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1~2条、.结果同手术前比,术后82眼远视力提高,20眼远视力无变化。术后早期24眼眼压15—20 mm Hg,78眼眼压10—14 mm Hg,随访1~2年眼压平均为15.5 mm Hg。根据滤过泡Kronfeld分类标准Ⅰ、Ⅱ型滤过泡92眼,占90%,Ⅲ、Ⅳ型滤过泡10眼,占10%。结论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有效控制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更好地解决外伤后眼眶壁骨折患者视觉质量及外观状况的问题。方法将20例眼眶壁骨折的一般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20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均作CT平扫及冠状位扫描,其中眼眶上下内外侧壁均骨折1例,内下外侧壁骨折6例,内壁下壁骨折10例,上壁外侧壁骨折1例,外壁下壁骨折1例,单纯外壁骨折1例。单纯复视患者2例,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复视及眼眶外形改变。眼球内斜4例,眼球上斜3例,眼球下斜4例,眼球外斜1例,眼球后退8例。眼球运动障碍18例。经手术治疗后20例患者复视均得到改善,除1例严重眶上下内外侧壁骨折外,其余病例外观,及服球运动障碍均得到改善。结论跟眶壁骨折多发生存眼爆震伤后,CT检查对眼眶壁骨折诊断极有价值,因此手术治疗眼眶壁骨折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患者的视觉质量及外观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青光眼102眼,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1~2条。结果同手术前比,术后82眼远视力提高,20眼远视力无变化。术后早期24眼眼压15~20mm Hg,78眼眼压10~14mmHg,随访1—2年眼压平均为15.5mmHg。根据滤过泡Kronfeld分类标准Ⅰ、Ⅱ型滤过泡92眼,占90%,Ⅲ、Ⅳ型滤过泡10眼,占10%。结论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有效控制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联合节制韧带松解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8例(35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联合节制韧带松解术治疗上睑下垂。结果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2年,35眼中32眼上睑下垂均矫正满意,1眼上睑内翻,于术后10 d眼睑肿胀消退即消失,2眼矫正不足,于术后6个月行二次手术成功。术后3~6个月内眼睑闭合不全情况完全消失,外观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联合节制韧带松解术效果良好,成功率高,术后外观良好,远期效果肯定,术后的睑缘高度易保持在上方角膜缘,弧度与健侧对称自然,不易形成眼睑畸形,能较好提高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9年因眼外伤等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32例32眼,施行多孔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眶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开结膜囊,暴露四直肌,预置6-0双针尼龙线,剪断四直肌和视神经,彻底清除眼内容后利用自体巩膜包囊羟基磷灰石并植入眼窝,总计32眼。结果随访6~36(平均24)个月,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眼窝塌陷和义眼转动的改善,没有眼眶感染和植入物逐出或义眼片脱落等现象,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多孔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因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术后的植入,可获得减轻眼窝塌陷,改善义眼转动以及义眼外观的效果,是一种可行、必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9年因眼外伤等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32例32眼,施行多孔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眶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开结膜囊,暴露四直肌,预置6—0双针尼龙线,剪断四直肌和视神经,彻底清除眼内容后利用自体巩膜包囊羟基磷灰石并植入眼窝,总计32眼。结果随访6~36(平均24)个月,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眼窝塌陷和义眼转动的改善,没有眼眶感染和植入物逐出或义眼片脱落等现象,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多孔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因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术后的植入,可获得减轻眼窝塌陷,改善义眼转动以及义眼外观的效果,是一种可行、必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更好地解决外伤后眼眶壁骨折患者视觉质量及外观状况的问题。方法将20例眼眶壁骨折的一般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 20例服眶壁骨折病例均作CT平扫及冠状位扫描,其中眼眶上下内外侧壁均骨折1例,内下外侧壁骨折6例,内壁下壁骨折10例,上壁外侧壁骨折1例,外璧下壁骨折1例,单纯外壁骨折1例。单纯复视患者2例,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复视及眼眶外形改变。眼球内斜4例,眼球上斜3例,眼球下斜4例,眼球外斜1例,眼球后退8例。眼球运动障碍18例。经手术治疗后20例患者复视均得到改善,除1例严重眶上下内外侧璧骨折外,其余病例外观及眼球运动障碍均得到改善。结论眼眶壁骨折多发生在眼爆震伤后,CT检查对眼眶壁骨折诊断极有价值,因此手术治疗眼眶壁骨折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患者的视觉质量及外观的恢复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