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N6-甲基腺嘌呤核苷(m6A)和腺嘌呤核苷(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方法 HepG2和L02细胞mRNA经分离、消化为核苷,再经含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的甲醇沉淀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柱,流动相为0.1 g/dl甲酸水-甲醇(82:18),流速0.4 ml/min,柱温为30 ℃。质谱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测定m6A和A的浓度,计算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结果 建立的LC-MS/MS法检测m6A和A的浓度分别在0.15~50.00 ng/ml和1.50~5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0 %,准确度为93.67 %~101.10 %,回收率为91.46 %~97.60 %,基质效应为90.26 %~99.27 %,样品稳定性良好。HepG2和L02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73 ± 0.11)%和(1.26 ± 0.22)%。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和灵敏,可用于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肉桂预煎液中有效成分肉桂酸的含量,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肉桂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DAD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乙腈(60:40),比例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5 μl。检测波长275 nm;肉桂预煎液分别置于低温(4 ℃)、常温(25 ℃)、高温(40 ℃)条件下储存,分别于第0、1、3、7、14、21、30天检测肉桂酸的含量。结果 肉桂酸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在10.21~204.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良好;与储存第0天相比,常温储存21、30 d,高温储存14、21、30 d测得肉桂预煎液中肉桂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其他组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 该HPLC-DAD 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快速便捷;肉桂代煎液冷藏30 d内有效成分肉桂酸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五倍子洗剂中没食子酸、紫丁香苷、黄柏碱、秦皮乙素、大黄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UPLC-MS/MS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1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0.2%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 μl。质谱检测采用动态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DMRM)。结果 没食子酸、紫丁香苷、黄柏碱、秦皮乙素、大黄酸分别在153.8~15380、10.31~1031、5.265~526.5、50.70~5070、1.054~105.4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良好。结论 该UPLC-MS/MS法稳定、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检测五倍子洗剂中没食子酸、紫丁香苷、黄柏碱、秦皮乙素、大黄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钩藤代煎液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毛钩藤碱和去氢毛钩藤碱的含量,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对有效成分的放置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UHPLC-MS/MS,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质谱检测采用动态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考察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钩藤代煎液中6种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毛钩藤碱和去氢毛钩藤碱运用本法被成功分离,且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良好;低温储存的药液14 d内6种生物碱基本稳定,常温储存3 d内基本稳定,高温储存较不稳定。结论 所建立的UHPLC-MS/MS稳定、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钩藤代煎液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冷藏有利于钩藤代煎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覃福礼  赵亮  周艳卿  周瑾  须秋萍  李群英  焦杨 《中草药》2020,51(4):1003-1015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并探讨月腺大戟素A在转录组学层面上抗乳腺癌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月腺大戟药材中提取乙酰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月腺大戟素A,对MCF-7细胞(乳腺癌细胞的luminal A型)进行干扰,观察被干扰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差异基因表达,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H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个样本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总获得123656848、123974262个干净序列(clean reads),分别对比到参考基因组上的序列为119762214、119881622,各占总数的96.85%、96.69%;2组转录组对照可得:差异基因总数为1695个,其中上调基因770个,下调基因925个,可清楚注释的基因有3874个。应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发现这3874个基因主要涉及生物过程(1270个)、细胞组成(1322个)与分子功能(1282个)3个大类的45个小类,包括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信号蛋白活性、膜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263条信号通路,主要代谢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心肌系统和细胞生殖系统等生物过程。结论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技术一共筛选、鉴定出差异基因1695个,更深入了解了月腺大戟素A与MCF-7细胞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