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视化研究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新鲜捐献成人尸体1具,采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灌注方法进行灌注,灌注前和灌注后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利用Mimics 10.01软件,获得血管、肌肉、骨骼以及皮肤的三维解剖结构图像,并对血管进一步分割,构建出单支血管及其分支,并对所构建的三维图像进行单独显示与组合显示,以设计切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上述基础上,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进行数字化重建,B组术前不予数字化重建。比较2组术后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存活率,手术所需时间,精确性以及皮瓣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 结果灌注前数据可轻易重建出骨、肌肉、筋膜与皮肤,灌注后的数据可构建出血管,组合显示后可得到血管在某个局部的具体分布状况,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个性化设计与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血管解剖学基础。A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数字化重建后,可显示皮瓣主要血供,并能够清晰显示皮肤、肌肉与血管三维解剖关系;应用软件自带测量工具对血管、皮瓣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操作。术中探查血供与重建图像相符,体表定位准确。A组2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局部无瘢痕挛缩;B组20例皮瓣4例患者于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清创换药和植皮术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A组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B组有6例皮瓣远端出现质硬瘢痕和轻度挛缩,行走时疼痛,后经手术松解植皮后好转。A组皮瓣成活率(100%)明显高于B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所需时间[(114.05±10.36) min]明显短于B组[(123.20±11.9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切取精确性(0.17±0.03)明显高于B组(0.2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蒂部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4.14±0.38) cm]明显少于B组[(5.96±0.8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临床应用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防治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已成为治疗深度烧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2004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复春散Ⅱ号对60例深度烧伤愈合创面进行瘢痕防治,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cTnT监测对重症创伤后隐匿性心脏损伤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创伤救治是急诊专业的重要内容,尽管许多医务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重症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创伤的严重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平衡失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而隐匿性心肌损伤所致的心功能障碍是否也为重症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现将小剂量速效感冒胶囊及阿斯匹林致急性凝血功能衰竭死亡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要 女,19岁。主因突发眩晕、乏力1h于早晨5:30就诊。患5d前因感冒、发热自购速效感冒胶囊和阿斯匹林片(生产厂家与批号不详)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每次一粒,3次/d,共计8粒;阿斯匹林片每次一片,1次/d,共计3片。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于就诊前日到校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处理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共48个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修复。在病情稳定后尽早手术清创,清除坏死组织,保留有活力的间生态组织,即刻采用皮瓣修复。结果48个接受治疗的创面,包括轴型皮瓣修复26处,随意皮瓣修复8处,肌皮瓣修复8处,游离皮瓣修复4处,交肢皮瓣修复2处。其中1例游离皮瓣由于基底感染血管栓塞而发生坏死,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创面一期修复成功,较好地保存了患肢功能。结论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应尽早手术清创,一期修复创面,酌情选择轴型皮瓣、随意皮瓣、肌皮瓣,必要时可选用游离皮瓣或交肢皮瓣,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肢功能,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切取简便、不损害主干血管、可邻近转移、皮瓣感觉较好、皮肤质量佳等诸多优点,临床应用较广.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这类皮瓣仍有一定局限性:(1)由于蒂部旋转点较高[1],转移后可修复踝、足后及小腿远1/3段胫前的软组织缺损,但不能覆盖足部中远端创面.  相似文献   
8.
复春散Ⅱ号防治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增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防治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已成为治疗深度烧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2004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复春散Ⅱ号对60例深度烧伤愈合创面进行瘢痕防治,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例] 男,61岁.主因全身多处被开水烫伤4 h入院.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入院诊断:重度烧伤(TBSA:40%,深Ⅱ度32%,Ⅲ度8%).入院后即予吸氧,心电监护,深静脉补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抗感染,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暴露烧伤创面.补液总量以国内通用公式计算量为参考,烧伤后第1个24 h补液量7200 ml,晶体2800 ml,胶体2400 ml,水分2000 ml;第2个24 h补液量51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300 ml;第3个24 h补液量50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200 ml.伤后1、2、3 d尿量分别为1280、1600、1500 ml,白蛋白分别为42.2、25.8、28.7 g/L.伤后5 d出现胸闷、气促,无少尿及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体温37.3℃,脉搏110/min,呼吸30/min,血压110/80 mmHg.无颈静脉怒张,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无哮鸣音,双下肺呼吸音弱,无腹胀.血气分析结果:pH 7.5,氧分压65 mmHg,二氧化碳分压28 mmHg.给予高浓度吸氧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行胸部CT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遂行双侧胸腔穿刺分别引流出淡黄色液体310、280 ml,症状好转.随后限制液体量,加大白蛋白补充,予利尿脱水等治疗.于伤后7、15 d行手术治疗封闭创面,住院26 d痊愈,出院时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面颈部深Ⅱ度烧伤较常见,其受伤部位特殊,创面早期处理是否妥当影响到患儿容貌与功能。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作者应用早期磨痂技术治疗小儿面颈部深Ⅱ度烧伤58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