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4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住院期间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硫酸镁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t =2.367、2.147,均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为:宫颈裂伤、子宫过度收缩、急产、产后出血,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x2=5.623、4.852、3.978、4.012,均P<0.05).结论 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9岁。因左足局限性皮肤变黑,伴瘙痒,疼痛2年于2003年9月来我科就诊。50年前患者因外伤左足跖前端出现血疱,并留下一米粒大暗红色斑点,以后一直无变化。1992年因患胃窦、胃体癌行胃窦,胃体姑息切除术(组织病理检查示胃窦、胃体低分化腺癌),术后健康状况尚可。2001年10月始发现左足跖原暗红色斑点逐渐向足趾远端扩大,并反复出现破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分娩中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U,并将米索前列醇400μg放入直肠。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10U,同时静滴缩宫素20U。观察产后2h内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6岁,因腹背部色素沉着伴角化1年,于2010年7月来本中心就诊.患者1年前腹背部出现褐色色素沉着伴表皮轻度角化,近2~3个月受累面积缓慢增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例.半年前曾在外院按鱼鳞病、黑棘皮病分别给予20%尿素乳膏、0.1%维A酸软膏外用治疗无效.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腹背部见融合的斑状或片状褐色色素沉着,成不规则网状排列,表面轻度角化,触之有粗糙感,似触细砂纸,无鳞屑.取皮屑真菌镜检阴性.为明确诊断,取腹部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角质层内可见散在真菌孢子,棘层疣状增生,真皮浅层散在炎症细胞浸润,呈融合性网状乳头瘤样改变.PAS染色:角质层内有较多圆形孢子(图1).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0岁,全身皮肤出现白斑30年,面部、颈部、手部丘疹伴瘙痒半年,于2006年11月来本科就诊。患者1975年行胆囊切除术后约1个月,腹部切口瘢痕周围出现条索状不规则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遂后相继在额部、面部出现色素减退斑.约在5年时间内色素减退斑蔓延至全身,相互融合,毛发皆脱色:否认家族中有同类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1月应用头孢三嗪(罗氏芬 )治疗淋病合并前庭大腺脓肿 3例获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2 0岁 ,1999年 5月 5日因畏寒 ,乏力伴外阴肿痛来本所就诊。妇检 :左侧大阴唇下 1/ 3处有一紫红色鸡蛋大小脓肿 ,,阴道口偏向右侧 ,有触痛及明显波动感。询问病史 ,患者有多个性伴。按常规取宫颈涂片及培养 ,涂片见到白细胞内外G 双球菌。培养36小时有淋球菌生长。同时排除非淋及滴虫 ,真菌感染。并做梅毒血清抗体和爱滋病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均呈阴性。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我们给予头孢三嗪50 0mg肌注…  相似文献   
7.
韦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43-244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且其切口脂肪液化,此情况共有72例患者发生,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7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中,有46例患者为肥胖,有20例患者为滞产,有16例患者为贫血,有6例患者为糖尿病,有10例患者为咳嗽,有18例患者使用电刀。结论通过本文探讨研究,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与肥胖、滞产、贫血、糖尿病和频繁使用电刀有关系,及早进行治疗与引流充分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7岁.因躯干、四肢丘疹、结节10余年于2009年8月来我中心就诊.患者诉1995年因车祸外伤后输血,以后躯干部出现绿豆大黑褐色丘疹,不能自行消退,近10年皮疹无增大亦无向四肢扩展,无自觉症状.曾于2000年在外院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阴性,临床仍疑诊结核,予抗结核治疗6个月(具体不详),皮疹无明显变化.近1年来皮疹向手臂、下肢发展,仍未感觉瘙痒.否认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9.
特比萘芬口服治疗浅部真菌病16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笔者于2003-2004年采用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口服治疗163例浅部真菌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35岁。因红斑、鳞屑、水疱伴痒 6周余就诊。 1998年 10月中旬,患者躯干部出现淡红色斑疹,表面覆有白色细薄鳞屑,微痒。曾到市各大医院皮肤科就诊。拟玫瑰糠疹给予药物治疗 (包括内服、外用,具体药名不详 )。用药后 1周,原有皮损未见明显好转,瘙痒反而加剧,躯干部大小不等的鳞屑性红斑逐渐增多。同时在躯干、四肢出现环状分布的小水疱,于 1998年 11月底来本所就诊。否认发病前的任何特殊物质接触史及服药史。体检: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所见: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绿豆至指盖大小的圆形、椭圆形红斑、丘疹、小水疱。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