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可导致多器官和组织损伤,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小RNA(miRNA)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手段,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与糖尿病相关的miRNA也正成为其并发症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总结了miRNA在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雪松不同部位的莽草酸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雪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9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莽草酸的质量浓度在1~5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试验的RSD<2%,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2.08%(n=9)。雪松不同部位中莽草酸的含量依次为松针>嫩枝>花序>老枝>老枝的树皮>老技的木质部,其中以雪松松针最高,达3.22%。结论:雪松的松针和嫩枝所含的莽草酸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总木脂素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8%、液料比25∶1、提取时间1.75 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木脂素含量为99.2 mg/g,与理论预测值100.49 mg/g接近,相对偏差为0.65%。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2/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28/32);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8.1%(25/32),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结论: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含有吡嗪酰胺药物引起血尿酸升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方法对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多次血尿酸检测;选择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均排除肾脏疾病、血液疾病、免疫风湿等疾病;检查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0”均无异常。结果30例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血尿酸在服药后一至两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痛风发生的患者仅为3例,另30例未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在同期治疗未发现血尿酸增高现象。结论抗肺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可引起血尿酸增高导致继发性痛风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0%,停药后约15~30d症状逐渐好转直到消失,或服用别嘌醇/丙磺舒5~lOd症状可完全消失,也可用布洛芬、大亚芬克、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李师  刘东彦  石晓峰  雷艳萍 《中草药》2014,45(18):2602-2606
目的对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3-丙醇基)-2″-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7S,8R)-9,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β-D-葡糖苷(2)、(7R,8R)-3′,9,9′-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α-L-鼠李糖苷(3)、(6R,9R)-6-羟基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4)、(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5)、莽草酸正丁酯(6)、奎宁酸正丁酯(7)、(6S,9R)-6-hydroxy-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8)、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9)、(E)-1-O-对香豆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菌阴性肺结核支气管镜检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36例经支气管镜检后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观察,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表现不典型,反复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经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而影像表现亦难以鉴别。同时,排除风湿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结果 36例患者行支气管活检,支气管肺活检,刷检或支气管冲洗等方法后,36例病例中32例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占88.89%;13例刷检后确诊,占36.11%,包括2例盲刷确诊患者;支气管冲洗液涂片抗酸杆菌阳性8例,占22.22%。支气管镜下肉眼观察,36例患者中26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病变。分别表现为:21例病变有出血水肿,占58.33%;12例支气管狭窄,占33.33%;11例坏死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覆盖,占30.56%;6例肉芽肿样改变,占16.67%;2例小结节样改变,占5.56%;2例支气管黏膜粗糙,占5.56%;3例糜烂溃疡出血,占8.33%;6例支气管口闭陷,占16.67%;4例嵴厚度增宽,占11.11%。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镜检诊断率明显增加,让更多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后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选择55例患者分别在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后的不同时间,即:小于2 d、2 d后、拔管前,分析深部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结果:采集的129例标本中,有86例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1.07%,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等为主,分别占39.28%、23.21%、7.14%、5.58%,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具有多耐药性及高耐药率。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或呼吸机相关肺炎。因此,监测致病菌和及时药物敏感试验,有利于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及合理使用,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TC-C18(250 mm× 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10%A,8~45 min,10%→3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 ℃。结果 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依次在0.4~4.0,4~40和2~20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9,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4.7%,99.5%和105.8%。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冲洗和注药诊断、治疗肺结核并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肺结核合并肺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根据药敏结果或经验治疗予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抗感染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用细管插入病变部位支气管注入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用头孢哌酮1.5g,其余杆菌用阿米卡星0.4g,肺炎球菌用头孢唑林2.0g,草绿色链球菌用万古霉素0.5g,白色念珠菌用氟康唑40mg,曲菌及毛霉菌用咪康唑200mg,每例2~4次,间隔每周1~2次,13~15d为一疗程。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或经验治疗予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抗炎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液培养较痰培养更准确,阳性率: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液培养75%,痰培养42%。治疗组:显效率58.8%,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29.4%,有效率58.8%。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冲洗液送检确诊率高,同时病变部位经抽吸和注药,使局部抗生素浓度提高,结合全身用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