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最终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盐酸多巴胺注射液5~20 μg/(kg·min)和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5~15 μg/(kg·min)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2.6~5.2 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中,1次/d。疗程为7~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尿量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和尿量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观察组的血压和尿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血压和尿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药用以治病已有几千年历史,其中一些含毒性成分,如川乌中毒性成份乌头碱(aconitine)、朱砂中汞化物等。古代医药学文献中多以“毒药”作为药物的总称,此时对中药药性知识的了解尚未深入,并没有将毒性的概念从药性中分离出来,随着历代医家对中药毒性认识不断深入,到了秦汉以后,中药毒性有了特定的涵义。  相似文献   
3.
李学林  陶继阳 《中国药房》2010,(43):4099-4101
目的:以川乌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煎煮时间的煎剂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滴定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乌在不同煎煮时间煎剂中的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进行测定。并以此为指标,考察其在不同煎煮时间的煎剂中有效成分及主要毒性成分变化趋势。结果:在煎煮0~4h的川乌煎剂中,随煎煮时间延长,其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主要毒性成分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为了使毒性药物川乌的使用符合"低毒高效",完善药典相关内容,应进一步明确双酯型生物碱与单酯型苯甲酰类乌头碱在川乌及其制剂中的含量及二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汤剂应用较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汤剂的各种特殊煎煮方法中尤以先煎应用广泛,而对此则较难以掌握。在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其煎煮质量,如煎煮器具,煎煮时间,外界压力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煎药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998份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病历,其中50.69%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适应证、用法用量和疗程均比较规范,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比较轻微,且多为一过性,不需特别处理,对原疾病无明显影响。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较好,但临床使用应注意使用疗程和滴注浓度,特别是有过敏史的患者,更应谨慎使用。医院集中监测能够全面、准确的收集到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但需要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医院集中监测,以便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5个处方中的有效成分为指标,对高温高压煎药机和砂锅不同煎药次数下制得的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煎出率比一煎高47.1%~65.9%.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其一煎、两煎煎出率分别为砂锅的63.5%~92.1%、111.1%~137.5%.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两煎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煎出率略低于砂锅两煎,其两煎煎出率则高于砂锅两煎,故采用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相似文献   
7.
红花黄色素是中药红花的主要成分,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脉、抗氧化、保护心肌、降血压、免疫抑制和脑保护等多种药理学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随着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增多和使用的日益广泛,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质疑,笔者就本院近3年来收集的红花黄色素的ADR进行整理分析,为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议完善中药毒性药物质量标准。方法: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72种毒性中药为例,对含量标准及限量标准做扼要阐述。结果:同时具备含量标准及限量标准的药物只占72种毒性中药的11%。结论:应完善中药毒性药物的质量标准,以"低毒高效"来控制其质量,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获取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风险预警。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河南省两家三甲医院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例,以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病例组,描述性统计分析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转归,以年龄和性别1:4在未发生不良反应的队列中匹配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合并用药种类等对疏血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4.42%)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4.42%)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20.93%)、头晕(17.44%)。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停药或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为好转或痊愈转归。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OR=3.997, P=0.000)。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在一般人群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的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需谨慎。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药品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是获取临床安全性证据的一种可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临床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住院病历,设计《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4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初步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结果 在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240名患者中,药物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对肝肾功能未见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