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气管镜用于食管严重狭窄病例支架置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胃镜无法通过的食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共34例,分为实验组12例在Olympus-BF260电子气管镜直视下置入食管支架;对照组22例用普通胃镜在X线透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实验组1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食管支架,成功率100%,操作时间相对短,并发症少,支架位置准确;对照组22例,成功置入16例,成功率72.7%,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电子气管镜代胃镜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支架定位精确;且无需在X光机,不对医务人员造成辐射损害,因此电子气管镜代胃镜用于食管严重狭窄支架置入优点多,有气管镜的医院均可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对较大(直径> 2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治疗价值。 方法:将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行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7 例、内镜下黏膜分 片切除术(EPMR)11 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5 例大肠 LST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设置为预切开 EMR 组、 EPMR 组及 ESD 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病灶治愈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结果:ESD 组患者手术时间显 著长于预切开 EMR 组、EPMR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预切开 EMR 组及 ESD 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 94.1 %、 97.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愈切除率,ESD 组显著高于 EPMR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与预切开 EM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预切开 EMR 组、EPMR 组、ESD 组中分别 为 17.6 %、18.2 %(2/11)、5.7 %(2/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 ESD 组中低于预切开 EMR 组、EPMR 组,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比于 EPMR,ESD、预切开 EMR 用于大肠 LST 治疗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对病 灶组织的整块切除率及治愈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可作为> 20 mm 大肠 LST 的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7例HLAP与90例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ABP组相比,HLAP组发病平均年龄较小,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HLP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高于ABP组(P<0.05),淀粉酶(AMY)低于ABP组(P<0.05)。10例HLAP经血液净化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HALP发病逐年增加,多发于中青年男性,HALP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ABP患者,血淀粉往往较低,以降血脂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镜用于食管严重狭窄病例支架置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胃镜无法通过的食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共34例,分为实验组12例在Olympus-BF260电子气管镜直视下置入食管支架;对照组22例用普通胃镜在X线透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实验组1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食管支架,成功率100%,操作时间相对短,并发症少,支架位置准确;对照组22例,成功置入16例,成功率72.7%,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电子气管镜代胃镜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支架定位精确;且无需在X光机,不对医务人员造成辐射损害,因此电子气管镜代胃镜用于食管严重狭窄支架置入优点多,有气管镜的医院均可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文  陈长旦  甘玉燕  焦维克  吴建辉 《重庆医学》2021,50(14):2481-2484
目的 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IgG检测联合痰结核分枝杆菌核糖核酸恒温扩增技术(TB-RNA)对肺结核(PTB)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就诊的22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临床确诊为PTB的患者165例[包括抗酸染色阳性者58例(涂阳PTB组)和抗酸染色阴性者107例(涂阴PTB组)],非PTB患者62例(非PTB组).将这62例确诊非PTB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3组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IgG检测、TB-RN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单一指标检测与二者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 MGIT 960培养、TB-IgG+TB-RNA、TB-IgG、TB-RNA对22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0%(168/227)、59.0%(134/227)、41.4%(94/227)、47.1(107/227).以临床诊断为标准,MGIT960培养、TB-IgG+TB-RNA、TB-RNA、TB-IgG对PTB患者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2.1%(152/165)、88.7%(55/62)、91.2%(207/227),80.6%(133/165)、98.4%(61/62)、85.5%(194/227),64.2%(106/165)、98.4%(61/62)、73.6(167/227),56.4%(93/165)、98.4%(61/62)、67.8%(154/227);血清TB-IgG+TB-RNA对涂阴PTB检测的灵敏度[77.6%(83/107)]、特异度[98.4%(61/62)]、符合率[85.2%(144/169)]均明显高于血清TB-RNA[60.7%(65/107)、98.4%(61/62)、74.6(126/169)]或TB-IgG单一检测[50.5%(54/107)、98.4%(61/62)、68.0%(115/169)].结论 TB-IgG+TB-RNA可提高PTB的检测灵敏度,适宜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文  陈长旦  甘玉燕  焦维克  吴建辉 《重庆医学》2021,50(14):2481-2484
目的 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IgG检测联合痰结核分枝杆菌核糖核酸恒温扩增技术(TB-RNA)对肺结核(PTB)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就诊的22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临床确诊为PTB的患者165例[包括抗酸染色阳性者58例(涂阳PTB组)和抗酸染色阴性者107例(涂阴PTB组)],非PTB患者62例(非PTB组).将这62例确诊非PTB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3组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IgG检测、TB-RN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单一指标检测与二者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 MGIT 960培养、TB-IgG+TB-RNA、TB-IgG、TB-RNA对22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0%(168/227)、59.0%(134/227)、41.4%(94/227)、47.1(107/227).以临床诊断为标准,MGIT960培养、TB-IgG+TB-RNA、TB-RNA、TB-IgG对PTB患者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2.1%(152/165)、88.7%(55/62)、91.2%(207/227),80.6%(133/165)、98.4%(61/62)、85.5%(194/227),64.2%(106/165)、98.4%(61/62)、73.6(167/227),56.4%(93/165)、98.4%(61/62)、67.8%(154/227);血清TB-IgG+TB-RNA对涂阴PTB检测的灵敏度[77.6%(83/107)]、特异度[98.4%(61/62)]、符合率[85.2%(144/169)]均明显高于血清TB-RNA[60.7%(65/107)、98.4%(61/62)、74.6(126/169)]或TB-IgG单一检测[50.5%(54/107)、98.4%(61/62)、68.0%(115/169)].结论 TB-IgG+TB-RNA可提高PTB的检测灵敏度,适宜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病例首诊我院,后诊疗于北京、上海、福州等医院)2007年7月-2013年7月45例小肠克罗恩病的病例资料。结果小肠克罗恩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30例)、腹泻(18例)或(伴)便血(4例)。4例为术后病理发现(包括肠梗阻、腹膜炎、腹部包块手术)。2例以口腔溃疡、发热首发,2例为反复呕吐,2例以肛周脓肿首发。全身表现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热、体重下降。病程最长达20年,最短1个月。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结肠常受累,尤以回盲部多见。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8例)。内镜下可见纵形溃疡、铺路石样改变、节段性、常伴有管状狭窄。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伴急性活动,累及全层,部分可见裂隙状纵行溃疡及非干酪性肉芽肿。93.3%病例经过经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31.1%病例反复发作最终手术治疗。结论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消化内镜证据以及病理、追踪资料等综合判断,且病程长,病情反复,需进一步提高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郑秀金  肖佛义  陈长旦 《中外医疗》2013,32(20):65-65,6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腹水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积极的腹水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而且并发症也明显减轻或减少。结论对患者进行腹水病因处理,可明显改善肝硬化症状,防止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的意义。[方法]将140例肝硬化患者分治疗组(n=87,62.1%)和非治疗组(n=53,37.9%),检测及比较2组间BNP、Child-Pugh分级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年龄、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腹水、门脉血栓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NP为89.80(41.70~151.80)pg/ml,非治疗组为130.4(86.4~185.15)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有良好效果评价,并有助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