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在病毒血症期就出现很强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高水平的IgM抗体,其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早期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可与病毒形成一过性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这是机体清除病毒的正常防御性免疫反应,可将病毒清除。所以甲型肝炎的病毒血症是短暂的,不存在慢性病毒血症及慢性粪排毒状态,其病程通常呈自限性,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即使是病程较长的  相似文献   
2.
一、疟疾有几种? 由于疟原虫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常见的有间日疟,比较少见的有三日疟与恶性疟,卵圆疟则极为罕见。二、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 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才有可能选择哪些抗疟药用来控制临床症状的发作,哪些抗疟药可用来根治,使疟疾不再复发与防止传播。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3.
对109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C_4、C_3及经典途径总补体50%溶血活性等的检测,发现:(1)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_4水平均较正常人降低,提示乙型肝炎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其激活程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大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2)反映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程度,C_4较CH_(50)为优;(3)研究肝炎的补体激活情况,C_4亦较C_3为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_4、C_3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发现:(1)晚血患者C_4水平较正常人降低,提示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2)晚血患者CIC水平增高,并且C_4与CIC呈负相关;提示C_4的降低是由于被免疫复合物激活所致;(3)研究晚血的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C_4优于C_3。  相似文献   
5.
自Blumberg(1963年)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来,有关乙型肝炎的实验室与临床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由Feinstone在甲型肝炎患者的急性期的粪便中发现有病毒样颗粒存在,并用免疫粘附血凝法检测了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使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成为可能。但1974年美国在输血后肝炎血清学探索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抗菌素在临床应用已有三、四十年之久,它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抗菌素,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注意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抗菌素在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病人死亡。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某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的耐药现象日见严重,它们引起的各种感染成了治疗上的难题。抗菌素的体内过程,一般不被临床医师所重视,认为这是药理的内容,实际上对临床指导作用极大,我们了解它,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素,提高防治效果。一、吸收:抗菌素注射给药一般较口服为优,但也有许多例外。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脏器。它包括肝细胞、细胆管、网状内皮细胞(星状细胞)及血管等组织。肝内的酶有数百种之多、肝内酶蛋白约占肝的总蛋白三分之二左右。肝脏是机体多种物质代谢的中心,在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酶、激素等代谢中都起了主要作用。许多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因此对肝病患者用药时需要格外提高警惕,由于肝病时用药后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后果很难预测。正因为肝脏是个代谢中心,所以可引起肝脏损伤的原因很多。例如许多急性传染病(重症伤寒、败血症等)并发中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