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羟丁酸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羟丁酸钠组(71、坦和档组)。每组按Ⅲ(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点进一步分为1h、3h、1d、3d、7d5个亚组(n=6)。按Rice法制作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C、γ1、γ2和γ3组HI后即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羟丁酸钠50、100、200mg/kg,3次/日;S组术后吸空气2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3次/日。TUNEL染色法检测HI后各时间点大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结果 HI后1h~7d,C、γ1、γ2、γ3组凋亡神经细胞数高于S组(P〈0.05),且于HI后1d达高峰;HI后3h-3d,C、γ3组凋亡神经细胞数多于γ1、γ2组(P〈0.05),而C组与γ3组之间凋亡神经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后7d,γ1组凋亡神经细胞数多于让组(P〈0.05)。结论 50、100mg/kg羟丁酸钠能抑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且100mg/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GH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 7 d SD大鼠采用Rice等法,制成HIBD动物模型。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I)组、GHB组。其中GHB组包括GHB50(50 mg/kg)、GHB100(100 mg/kg)、GHB200(200 mg/kg)亚组。各组在缺氧完成后 1 h、3 h、24 h、72 h 和 168 h 时点取脑切片作HE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光镜下HE染色结果:HI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海马带宽窄不一,可见细胞肿胀和核碎裂。GHB50组和GHB100组可减轻锥体细胞层病理改变。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I组缺血缺氧后1h海马CA1区 Bcl-2、Bax表达开始增强,24 h 时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弱。在GHB50组和GHB100组可使Bcl-2表达明显高于HI组(P<0.05,P<0.01),Bax表达明显低于HI组(P<0.05,P<0.05)。结论:GHB可通过对Bcl-2、Bax表达的调控抑制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46例.结果治疗狭窄动脉共48根,技术上全部成功,狭窄程度由原来的(65.2±10.9)%下降至(9.6±4.6)%,无一例死亡,围手术期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5%),随访(8.0±6.1)个月,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tralipid injection on hemodynam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mongrel dogs with bupivacaine-induced cardiac depression. Methods Fourteen do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ralipid injection group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normal saline group(the control group). 0. 5% bupivacaine was administrated at a constant rate until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decreased to 60% of the basic value. Intralipid injection was administered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 hemedynamic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and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femoral artery at 0, 5, 10, 15, 20, 30, 45,60, 90,120, 180,240 min after stopping bupivacaine infus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concentration by HPLC.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Drug and Statistics soft version 2. O.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tralipid injection, MAP, CO, H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min-1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Vz (4. 5 ± 1.1 L/kg versus 3. 3 ± 0. 9 L/kg)of bupivacain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 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Intralipid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hemodynamics of mongrel dogs with bupivaeaine-induced cardiac depression. One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s was probably that Intralipid injection increases the apparent volume of bupivacaine distribution and that decreases blood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病房,对7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本组患者痊愈出院678例,转康复科继续治疗26例,自动出院27例,死亡16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病房的建立,为该病急诊患者的收治开创了绿色通道,实现了护理工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救治中及时、有序、安全、高效和保证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髌骨骨折患者的急性疼痛控制策略。方法:对髌骨骨折患者(观察组,49例)应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采取患肢管理、宣教心理支持、药物技术等综合疼痛干预,评价其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42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天,观察组患者数字分级疼痛评分2.82±1.22,明显低于对照组(t=3.616,P=0.005)。结论:综合疼痛干预控制策略能有效缓解髌骨骨折患者的急性疼痛,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卒中是引起失语的最常见病因.传统的言语-语言治疗仍是失语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其疗效并不肯定.尽管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观察药物在治疗失语中的作用,但结论并不一致.文章就卒中后失语的药物治疗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老年小鼠突触可塑性和记忆能力变化与海马nNOS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2月龄(青年)和16月龄(老年)昆明小鼠分别用Y型迷宫测试自发交替和活动能力,离体脑片细胞外观测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nNOS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老年小鼠的自发交替的百分率和活动能力较青年小鼠明显下降(P<0.01),离体海马脑片LTP诱发成功率和群峰电位振幅增大率明显下降(P<0.01),海马CA1区、齿状回的nNOS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减弱(P<0.01).结论 小鼠在衰老过程中会伴有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功能降低,其病理机制和nNOS神经元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尿微量蛋白是指尿中某些微量蛋白含量超出正常人参考范围,但用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测定的一种病理表现。为正确评估尿微量蛋白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我们开展了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AIB)、尿IgG、尿转铁蛋白(TRF)4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的应用,探讨该4项指标对SLE肾脏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