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眼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指任何原因导致泪膜的病理性改变,使结膜和角膜得不到正常的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从轻度间断性烧灼感、搔痒感、异物感,到严重的泪液液体分泌减少,并伴有角膜和结膜的病变,常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眼症确诊依赖于综合评定,包括临床病史、schirmer试验异常、泪液膜破裂时间缩短、荧光着色、盂加拉红着色构象以及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重睑成形术治疗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上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124眼上睑内翻倒睫患者行改良重睑成形术,上睑采用不等边梯形设计去除多余的皮肤,用5-0丝线在眼睑中、外、内分别作3根固定缝线,悬挂睑板上;伴睑板瘢痕性增厚者联合HOTZ法,在上睑缘内唇上约3mm处做与睑缘平行的宽约2~3mm楔形条状睑板部分切除。结果:随访0.5~1年,最长观察两年,重睑形态自然,未见倒睫复发。结论:这种改良的联合术式达到了较好的美容效果,解决了倒睫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非甾体药物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障的影响.方法 将6年来我院1726例白内障患者术后复查的观察.将前三年的705例未用足非甾体3月药物预防治疗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后3年用非甾体药物预防治疗3月的1021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结果 用非甾体药物预防治疗3月后后发障发生率为10%、.结论 白内障术后非甾体药物预防治疗3月可有效降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何维铭  陈荆生 《现代保健》2011,(20):139-140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124例(135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治愈126眼(93.33%);好转5眼(3.70%);无效4眼(2.97%)。结论通过不断内眦韧带联合瓣膜悬吊,可以明显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率,操作简便,可以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6.
戴镜对屈光不正者AC/A比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不同的戴镜情况对近视眼、远视眼AC/A比率的影响。方法 近视眼 2 32例 ,远视眼 62例。经扩瞳验光后 ,复验时戴全矫正眼镜 ,用TSJ -3型同视机测量AC/A比率。平时戴镜情况分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三组。按屈光性质分别行各组的统计分析 ,并同正常人作对比。结果 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各组的AC/A比率均值 :近视眼依次为 :3 1 0± 1 79△/D、 3 93± 1 92 △/D和 3 80± 2 4 0 △/D。远视眼依次为 :2 35± 1 53△/D、 1 1 7± 0 90 △/D和 1 4 7± 1 0 4 △/D。分别同正常人对比 ,一组同其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二、三组与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屈光不正患者持续戴镜对AC/A比率的影响大于未戴镜和间断戴镜者 ,并能使AC/A比率恢复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新生儿眼病发病状况、早期干预和随诊观察情况。

方法:对2015-12/2017-12我院出生的9 654名19 308眼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和对症干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通过眼病筛查的新生儿共有8 467例8 532眼,占总数的87.70%; 其中正常组7 047例,占该组的89.94%; 高危组1 420例,占该组的78.06%。通过筛查发现部分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眼病。

结论:对出生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可尽早发现新生儿眼部的异常状况并进行干预,可提升治疗的效果和准确性。尤其对于高危新生儿,眼病筛查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合并脑瘫的斜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愈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据报道,脑瘫患儿合并斜视者高达42~45.8%[1,2].为了脑瘫患儿较完善的康复,斜视的治疗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我们手术治疗合并脑瘫的斜视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因泪小点原因所致溢泪患者行下泪小点显微手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观察。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的46例下泪点位置正常,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点形态异常,并经泪道冲洗排除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等部位病变的溢泪患者进行下泪小点显微手术成形术。结果患者主观上溢泪症状消失,裂隙灯检查新下泪小点位置正常,经下泪点泪道冲洗通畅。结论下泪小点显微手术能有效解决患者溢泪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观察。方法分别通过对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为A组)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为B组),对A组425例550眼,B组445例550眼,观察术后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A组550眼,术后散光45眼,发生率为8.1%。B组550眼,术后散光34眼,发生率为6.1%。结论白内障术后的散光与切口大小有关,巩膜隧道切口术后的散光明显高于角膜隧道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