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疗效。方法:141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且脑电图异常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1例,给予纳洛酮2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70例,给予尼可刹米1.125g和洛贝宁9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d,对比2组治疗前、后脑电图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试验组在纠正缺氧、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P=0.02);试验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5.9%、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纳洛酮组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后脑电图好转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考核对提高年轻护士人文素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年轻护士1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考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阶梯式培训考核。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学习成绩、护理伦理知识掌握情况、人文素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两组培训学习成绩评分较培训前提高(P 0. 05),观察组读书报告、个案护理、专科知识、技能考试、护理理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伦理学基本问题、知情同意、尊重原则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患沟通技巧、华森关怀理论、照顾原则、最优化原则、护士理性思维修养、利他效能、护理礼仪应用、医疗保密原则、沟通效能、建立和谐关系、传递有效信息、自我情绪的管理与控制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梯式培训考核能提高年轻护士人文素养,提高护理理解能力,规范操作,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模式在专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将全院30个科室28个护理单元236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名,采用"医生、护士、病人"共同参与的模式即"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我院临床常用6项专科护理操作全过程中贯穿"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创建和谐的治疗环境;对照组118名,采用常规操作.[结果]两组专科护理考核成绩、两组操作后病人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专科护理操作中应用"三位一体"模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护士操作的自信心,达到了护理管理部门培训护士护理操作的目标,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专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院30个科室28个护理单元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制定人文关怀程序,在临床常用6项专科护理操作全过程中贯穿人文关怀程序,创建温馨的人文环境,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操作.[结果]两组护理人员专科护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操作后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在操作中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意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专科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对病人的隐私保护意识,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探讨CRP的检测在预防和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大量尿蛋白组24例和终末期肾衰组2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各组CRP,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CRP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蛋白排泄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病程(r=0 606,P<0 01)、UAER(r=0 671,P<0 01)、甘油三酯(TG)(r=0 405,P<0 05)、肌酐(Cr)(r=0 324,P<0 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法治教,建立临床实践管理新模式。[方法]通过调研及查阅参考文献,以国家法律规范为依据,结合我院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实习合同,启动法律保障下的临床实践管理新模式,明确法律义务,制订临床教学计划、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实现临床教学目标。[结果]应用临床实践管理新模式后,学生投诉率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临床实践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腊年 《护理研究》2011,25(4):343-344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降低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切实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方法]护理部三级质控小组根据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的全院医嘱、病历信息,按照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每月分6组进行1次全院护理质量大检查及追踪、科护士长每日实时下病房检查、指导,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信息化管理护理质控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理质控抽查及追踪检查时准确性、针对性、实时性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医院信息化系统运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腊年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64-65,36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在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7月在本院各科轮转的护士8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44名)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44名)采用情境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士操作技能和应急、沟通协调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1.81以上的护士认为情境教学能提高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验组无1名护士因风险处理措施不当而发生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对照组有4名护士因风险处理不当而发生护理投诉。结论在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可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在护师及以下的年轻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心搏、呼吸骤停患者58例,将应用标准化抢救流程前的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抢救流程后的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依据日常工作经验,配合医师抢救;观察组护理人员按照自制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将评估、判断、通知医师、紧急处理、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监测、保持舒适等抢救措施规范化,紧密配合医师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应用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后,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Ⅰ期复苏成功2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Ⅱ期复苏成功16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Ⅲ期复苏成功7例,对照组2例。结论:应用标准化的抢救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降低了医患纠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重症病人治疗中,为保持呼吸通畅,往往需要进行吸痰,吸痰管的接头一直无安放的好方法,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纱布包裹,在床头系一支玻璃消毒试管暂时放置,有的就直接插在一个瓶子里,还有的直接放在床底下的瓶子里,这些方法都不符合无菌清洁原则,给病人带来呼吸道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