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在恶性血液病并严重感染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头孢吡肟治疗42例恶性血液病并严重感染患者.结果42例中,22例单用头孢吡肟,20例因粒细胞减少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例用过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为100%,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吡肟可作为恶性血液病并感染的首选药物,对粒细胞减少者合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及丙种球蛋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60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起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1片/次,3次/d),起搏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1片/次,3次/d)加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1次/d,60 min/次),在治疗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行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5 d后,烧心、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起搏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组治疗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电生理起搏可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胃电图参数,正常慢波百分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12月收治的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组),先应用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对照组为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21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1.5±3.4)d]及住院费用[(15 495.5±1736.3)元]与对照组[分别为(26.3±11.7)d、(26 749.1±4593.6)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EST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特点,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评价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mg·kg-1·d-1)、OMT中剂量组(OMT-M,12.5 mg·kg-1·d-1)、OMT低剂量组(OMT-L,6.25 mg·kg-1·d-1)、OMT极低剂量组(OMT-EL,3.125 mg·kg-1·d-1)、利巴韦林对照组(RB,100 mg·kg-1·d-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由柯萨奇病毒B3型腹腔注射感染所致,各治疗组从末次给予病毒24 h后开始,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治疗第12天,每组处死小鼠6只,留取心肌标本。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MT治疗显著降低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比较,OMT-L组效果最佳(P<0.01)。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小鼠比较,OMT治疗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该作用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百草枯中毒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24岁,未婚,司机.患口服20%百草枯溶液约20 ml,约0.5 h后到当地卫生院洗胃、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于服药后50 h转入我院.入院时患声嘶,口唇、口腔黏膜广泛溃烂出血,吸气费力,颈部皮下气肿,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12次/min,全腹压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CP)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CP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在C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普罗宁,对照组加用安慰剂(Vit.C,Vit.B6),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分别采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TBIL、ALT、AST,比较肝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10天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TBIL、ALT、AST)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ALT、AST恢复的显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 硫普罗宁有明显保护肝细胞作用,促进CP肝功能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治疗性ERCP的开展,替代了部分外科手术,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9月行ERCP30例。其中,22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中成功治疗胆总管结石20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时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0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起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1片/次,3次/d),起搏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1片/次,3次,d)加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1次/d。60min/次),在治疗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行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d后,烧心、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起搏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组治疗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电生理起搏可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胃电图参数,正常慢波百分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碧涛 《医学信息》2005,18(11):1532-1533
目的探讨苦参碱治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SAP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有2例感染者达到完全应答,12例部分应答,16例无应答;苦参碱治疗后外周血CD3 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应答组CD4 T细胞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结论用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影响患者T细胞免疫,使患者CD4 T细胞水平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