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2005年我院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53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臀位、妊高征、瘢痕子宫为前六位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应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5年我院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53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臀位、妊高征、瘢痕子宫为前六位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应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防和减少IUGR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IUGR是指胎儿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IUGR又分为内因性均称型IUGR,外因性不均称型IUGR及外因性均称型IUGR 3类,其中外因性不均称型IUGR又称为营养不良型IUGR,属继发性,其治疗效果好,表现为胎儿在妊娠早期发育正常,到妊娠晚期因受到危害因素的影响而出现IUGR。  相似文献   
4.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观察与护理17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IUGR)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几年随着B超的应用及对IUGR认识的不断加深 ,IUGR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6月 ,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 3 0 47例中筛查出IUGR 172例 ,占孕妇总数的 5.6%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2例IUGR中 ,孕周 2 6~ 3 7周 ;年龄 2 0~ 3 2岁 ,接受住院治疗占IUGR的 54% ,未住院治疗 (营养缺乏引起 )占3 3 % ,转院治疗占 13 %。 172例IUGR中 ,其中 3 3例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例 ,双胎 3例 ,中央性前置胎盘、早产、死胎、…  相似文献   
5.
6.
陈李红  杜媛  高渊 《安徽医药》2017,38(2):189-19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中医院及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行PCI手术的患者570例,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出血将患者分为围术期出血组(82例)及未出血组(488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CI指标及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围术期出血组患者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BMI)≤20kg/m2、20~25kg/m2比例较高,术前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较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较高,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较低,PCI途径经桡动脉比例较低,应用血管内超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较高,出院带药阿司匹林比例较低,西洛他唑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围术期出血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源性死亡、死亡总数、心肌梗死与死亡发生率较未出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94,95% CI=1.259~4.553,P=0.00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PCI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不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94例产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分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妊期合并梅毒的预防及产前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5月对妇产科门诊初诊的372 6例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 (RPR)检查 ,共筛查出 RPR阳性的孕妇 11例 ,占总人数的 0 .2 9%。 11例中 ,晚孕 5例 (2例孕 38周 ,3例孕 34周 ) ,中孕 5例 ,早孕 1例。现将预防及护理对策分述如下。1 预防1.1 加强宣教工作 :要大力宣传《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加强性知识、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教育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对门诊病人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早预防。对性病患者家庭成员进行追踪检查 ,阻断传染源 ,降低发病率。1.2 进行常规 RPR检查 :婚前或产前检查应常规进行 …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孕妇的少生、优生、科学育儿的理念不断增强。通过孕前体检、咨询,孕后定期产检,许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得到治疗和控制,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及胎婴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但在农村、矿区及流动人口的孕妇因各种原因,孕期保健工作还存在很大缺失。因此,做好这部分孕妇的保健工作,非常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 ̄2005年12月对来门诊产检的孕妇5980例,按简化高危妊娠评分表(除人工流产及产次大于3次的高危因素外)进行高危评分,共筛查出高危孕妇1055例,高危筛查率17.6%。其中城区占599例,农…  相似文献   
10.
陈李红  杜媛  高渊 《安徽医学》2017,38(2):189-19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中医院及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行PCI手术的患者570例,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出血将患者分为围术期出血组(82例)及未出血组(488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CI指标及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围术期出血组患者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BMI)≤20kg/m2、20~25kg/m2比例较高,术前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较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较高,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较低,PCI途径经桡动脉比例较低,应用血管内超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较高,出院带药阿司匹林比例较低,西洛他唑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围术期出血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源性死亡、死亡总数、心肌梗死与死亡发生率较未出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94,95%CI=1.259~4.553,P=0.00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PCI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不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