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采用统一辨证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2060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病机复杂,其常见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血瘀阻、脾气虚、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肝阴虚、肾阴虚等;肝癌各期的征候分布互有异同。研究结果提示,肝血痰阻、脾虚气滞是肝癌的根本病机;肝癌的特点是肝脾同病,治疗应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的药味频率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 1990— 2 0 0 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 6 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 ,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八月札和黄芪等健脾理气药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79%、71%、71%、4 3%和 4 3% ;丹参、当归、莪术、延胡索和郁金等活血祛瘀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86 %、6 4 %、6 4 %、5 0 %和 5 0 %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在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5 7%和 36 %、36 %和 2 9%、2 9%和 14 % ,是常用的基本抗癌药味 ;生地、丹皮、鳖甲、龟板和知母等滋补肝肾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71%、5 7%、5 0 %、4 3%和 4 3%  相似文献   
3.
温阳化饮方对寒饮蕴肺证家兔肺通气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肺阳化饮改善肺通气的机制,将家兔随机分为对照(A)组、造模(B)组、治疗(C)组。B组与C组采用控制通气量1、生理盐水输液和置于寒环境的方法,建立寒饮蕴肺证的家兔病理模型,C组以温阳化饮方(小青龙汤加人参、黄芪)模拟治疗,测定和分析相关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动脉血气变化、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含量变化、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等。结果:C组与B组比较,劲动脉血PaCO2减低(P<0.01),PaO2,pH值、SBE升高(P<0.05),血浆皮质醇升高(P<0.05),醛固酮降低(P<0.05)。结论:温阳化饮方有使支气管扩张,抗炎利尿以改善肺通气的作用,这可能是其该方该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154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症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症状 (包括体征 )对于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人指出 ,疾病的症状表现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代表疾病本身特征的症状 ,第二类是代表证本身特征的症状 ,第三类是对辨证辨病皆贡献不大的症状[1]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筛选出属于中医证本身的主要症状是认清证本身特点的前提。同时 ,不同疾病的症状出现频率会有独特的变化。基于此 ,我们试图在肝癌流调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筛选肝癌常见证候与症状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1 研究方法本研究在我们以往的 2 0 6 0例肝癌流调资料中随机选出辨证结果为单证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肺阳,阳虚饮停与小青龙汤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统一辨证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 ,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 2 0 6 0例。结果表明 ,原发性肝癌病机复杂 ,其常见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血瘀阻、脾气虚、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肝阴虚、肾阴虚等 ;肝癌各期的证候分布互有异同。研究结果提示 ,肝血瘀阻、脾虚气滞是肝癌的根本病机 ;肝癌的特点是肝脾同病 ,治疗应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8.
20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证的演变及兼证特点.方法: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206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病机是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Ⅰ~Ⅲ期证候以肝郁气滞、脾气虚为主,Ⅱ期以肝血瘀阻、气滞、气虚、湿热等为主,Ⅲ期以气虚、阴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等为主.各期中证型出现率居前4位的是气滞、血瘀、气虚、阴虚.还显示,肝癌无证可辨者仅占1.07%,而3个证型组合者占23.06%,4个证型组合者占24.37%,5个证型组合者占18.11%,平均每个患者出现3.75个证型.其中Ⅰ期平均2.03证次,Ⅱ期平均3.47证次,Ⅲ期平均4.99证次.结论:随着病程的发展,证的相兼愈加显著,病机愈加复杂,而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是根本病机,贯穿于该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