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清洗、消毒、灭菌环节对清除牙科手机外表面和内腔细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效果,及对其损耗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手机40支,分别在其使用后的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和灭菌后,检测其外表面和内腔细菌、HBsAg;调查其使用第1、2、3个月后的损耗情况.结果 手机使用后外表面和内腔均有细菌检出;清洗、消毒均不能完全清除外表面和内腔细菌,两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灭菌能完全清除外表面和内腔细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489).使用后手机表面和内腔HBsAg检出率达1 1.8%;清洗、消毒均不能完全清除外表面和内腔HBsAg,两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灭菌能完全清除外表面和内腔HBsAg.3个月中,每支手机均使用了90支次,第2个月有2支次手机维修,第3个月有1支次手机更换部件.结论 当前处理流程能给牙科手机有效灭菌但造成损耗,建议在清洗、消毒、灭菌时间等环节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手工、手工联合超声清洗口腔器械的效率与质量。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9年1~6月口腔器械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手工清洗)与B组(手工联合超声清洗),每组200件。比较两组器械清洗耗时及合格率。结果 A组器械一次清洗耗时(1.02±0.29)h,B组(1.33±0.19)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0,P<0.001);A组器械二次清洗耗时(0.68±0.32)h,B组(0.32±0.20)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8,P<0.001);A组器械完全合格清洗耗时(1.12±0.44)h,B组(1.34±0.21)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7,P<0.001)。A组器械一次清洗合格率为85.50%,B组为9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03)。A组器械二次清洗合格率为89.66%,B组为10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工联合超声清洗口腔器械,效率、清洗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3.
陈叶俊 《安徽医学》2015,(3):360-362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水平及影响洗手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口腔医护人员在手卫生的认识、手卫生指征的掌握情况、洗手方法和手套使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影响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调查结果正确率最高为100.00%,最低为60.75%。结论接受调查的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水平总体令人满意,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自觉洗手率低和戴手套不规范操作等现象。医院需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创造手卫生氛围、强化手卫生意识、重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递质ATP通过何种途径引起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小直径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方法在急性分离的TG神经元上,应用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在大鼠TG小直径神经元中,ATP(100μmol·L-1),thap-sigargin(1μmol·L-1,内质网钙泵抑制剂)和咖啡因(20mmol·L-1,内质网钙离子通道开放剂)在正常细胞外液和去除细胞外Ca2+的情况下,均能够引起细胞[Ca2+]i升高。在细胞外无Ca2+条件下,thapsigargin能够可逆地抑制ATP引起细胞内[Ca2+]i升高(n=8,P<0.01),而咖啡因对ATP引起的细胞内[Ca2+]i升高无影响(n=6,P>0.05)。然而在正常外液中,thapsigargin不能完全抑制ATP引起的细胞内[Ca2+]i升高,不过ATP引起的细胞内[Ca2+]i升高的幅度明显地低于thapsigargin处理前(n=7,P<0.05)。结论在大鼠TG小直径神经元中,存在有IP3敏感钙库和Ryanod-ine敏感钙库。ATP可通过激动P2Y受体引起IP3敏感钙库的Ca2+释放,也可通过激动P2X受体引起细胞外钙内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2%戊二醛浸泡消毒、5.25%次氯酸钠喷雾消毒对染菌藻酸盐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藻酸盐印模表面均匀涂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变异链球菌悬液,分别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5.25%次氯酸钠消毒剂喷雾消毒10、15 min,取样、接种、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计算抑菌率.结果 两种消毒剂均能有效消毒.作用10 min,2%戊二醛浸泡组效果优于5.25%次氯酸钠喷雾组(P<0.001),可认为前者更可靠;作用15 min,虽然针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异链球菌,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但均能有效消毒,可认为临床效果相当.同种消毒剂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消毒效果更可靠(P<0.001).结论 两种消毒剂都能有效用于藻酸盐印模消毒,可优先考虑采用5.25%次氯酸钠喷雾消毒15 min,或应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10 min.  相似文献   
6.
陈叶俊  余红  耿思雅 《安徽医学》2013,34(12):1854-1855
目的 比较二溴海因与含氯消毒剂对牙椅灯柄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台牙科治疗椅灯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台,实验组采用二溴海因制剂,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剂("健之素"消毒泡腾片).分别对使用后牙椅灯柄进行擦拭消毒,消毒前后均采用擦拭采样和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测,比较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二溴海因制剂和含氯消毒剂消毒杀菌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4,P〉0.05).结论 两种消毒剂均能有效用于牙椅灯柄表面消毒,二溴海因在安全性、环保性和综合使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可优先考虑采用二溴海因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X2/3受体在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内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观察、HE染色评价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模型造模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TG神经元不同时期P2X2/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P2X2/3在中、小直径神经元中有阳性表达;P2X2/3的表达量在手术侧组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早期,P2X2/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两者无明显差异;手术对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2X2/3表达量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术后晚期明显增多(P<0.05)。结论TG神经元中P2X2/3参与了TN的诱发、痛觉传递过程,其中P2X2主要参与急性痛或炎性痛,而P2X3对急性痛及痛疼的维持都起重要作用;手术侧的痛觉神经传导对对侧TG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唇腭裂患者手术成功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3个月~6岁唇腭裂患者562例,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患儿创口愈合顺利,外形恢复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整复效果,腭裂患者发音改善。结论: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发展,其护理亦不断发展,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常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28例OSCC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OSCC患者经评估后给予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NK、CD4+/CD8+)和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水平明显偏低(P<0.05),血清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4、IL-6)水平偏高(P<0.05)。经6个月治疗后,OSCC患者免疫功能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降低(P<0.05)。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治疗后,OSCC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恢复。菌群分布门水平上,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内EpsilonbacteraeotaProteobacteriaPatescibacteria升高,Verrucomicrobia水平降低(P<0.05)。治疗降低了EpsilonbacteraeotaProteobacteriaPatescibacteria水平,提高了Verrucomicrobia水平(P<0.05)。短链脂肪酸方面,与健康志愿者相比,OSCC患者治疗前肠道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降低,治疗后,OSCC患者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升高。结论: 常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OSCC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善患者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本院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分离厌氧菌分布特点及口腔卫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76例于本院就诊,由厌氧菌感染引发的牙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前采集患者龈沟液,接种厌氧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分离专性厌氧菌,采用API20a厌氧菌鉴定条鉴定菌种。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常用8种抗菌药物对普雷沃菌属厌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随机选取同期30例牙周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将76例牙周炎患者可分为轻中度牙周炎组和重度牙周炎组。将7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口腔卫生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口腔卫生护理组同时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探针出血百分率(BOPR)、菌斑指数(PLI)。结果 共分离出76株厌氧菌,以中间普雷沃菌(30.26%)、变黑普雷沃菌(18.42%)、牙龈卟啉单胞菌(13.16%)为主。37株普雷沃菌属厌氧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20%,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甲硝唑的耐药率低于10%,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健康对照组、轻中度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