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氮平、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氮平(n=42)、喹硫平(n=38)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 O2)、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结果 1治疗后,奥氮平组AHI、TS90%增高(分别P<0.01、0.05),LSa O2、MSa O2降低(均P<0.05);喹硫平组变化不显著(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的AHI、TS90%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1),LSa O2、MSa O2显著低于喹硫平组(均P<0.05)。2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率为27.5%(22/80);治疗后奥氮平组新出现的OSAHS患者比例高于喹硫平组(分别为6/31、0/27,P<0.05)。3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MMSE、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对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可能存在不良影响,而喹硫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自杀行为与血浆瘦素及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Beck绝望量表(BHS)进行评定;按有无冲动、自杀行为分为自杀组(24例)、冲动组(31例)、非自杀非冲动组(以下简称患者对照组,51例),32名体检职工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患者在服药前)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结果 (1)正常对照组[(4.8±0.9)mmol/L]和患者对照组[(4.3±1.1)mmol/L]总胆固醇均高于自杀组[(3.7±1.0)mmol/L]及冲动组[(3.6±1.0)mmoL/L;P<0.05~0.01],而冲动组与自杀组之间、正常对照组与患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瘦素[(13.4±6.7)μg/L]高于患者对照组[(8.9±3.8)μg/L]、自杀组[(6.7±2.6)μg/L]及冲动组[(5.6±4.2)μg/L;P<0.05~0.01],患者对照组高于自杀组及冲动组(P<0.05),而自杀组与冲动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的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均与BMI呈正相关(r=0.49~0.64;P<0.01);自杀组、冲动组的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与PANSS阳性分、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5~-0.72;P<0.05~0.01);患者对照组的血浆瘦素、总胆固醇与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48;P<0.05~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自杀行为及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男性青年军人对性行为及对婚姻恋爱的态度.方法:使用自编军人性观念调查问卷,采用小组团体测试法对驻江苏某部陆军1450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年龄:18~32岁,平均23.05岁,其中18~25岁550人(78.35%),26~30岁117人(16.67%),>30岁35人(4.99%);文化程度:初中183人,高中(中专或职高)398人,大学(大专)121人;已婚109人,未婚593人(其中已恋爱167人,未恋爱426人).结果:在同性恋观念有关项目中,不喜欢看同性裸体者(77.4%)和比较不喜欢者(10.4%)共87.8%,完全喜欢看仅1.7%.对同性恋认为不必大惊小怪持完全符合者(22.4%)和比较符合者(9.3%)共31.7%.异性恋观念项目中,喜欢看异性裸体者(35.0%)和比较喜欢者(17.40%)共占52.4%.在服役期尝试婚前性行为者持完全符合者(26.0%)和比较符合者(10.5%)计36.5%.对“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多个性伴侣”持完全不符合者和比较不符合者共计59.7%.认为性爱和婚姻是两回事者为30.1%.认为婚姻的成败是前世注定的则高达79.6%.结论:我军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外军,对非婚性行为较前持宽容和理解态度,而对于婚姻的成败感到无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索登岛作战官兵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以陆军某部参演部队两个团(甲团1236例、乙团1352例)的2588例官兵为研究对象。甲团为观察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乙团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参演官兵的一般心理卫生状况;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HS)评估参演官兵心身疾病状况;自编《演习部队心理疾病筛查表》作为心理疾病调查的辅助手段。结果:观察组演习前、后SCL-90测定,躯体化、人际敏感两个因子分演习后高于演习前(P〈0.05);CPHS测定,演习后的皮肤、骨骼肌肉两个因子分较演习前增加(P〈0.01)。演习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疾病发生率分别为8.90‰和14.05%,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对登岛演习部队官兵心理疾病的预防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与抑郁发作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 对抑郁发作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25例)和抑郁发作无自杀行为者(无自杀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Beck绝望量表(BHS)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绝望程度和自杀意念的强烈程度;32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服药前测定体质量指数、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结果 (1)自杀未遂组的HAMD-24[(38.9±9.4)分]、BHS[(13.4±4.1)分]、SIOSS评分[(17.8±4.1)分]均高于无自杀组[分别为(26.2±6.3)分、(7.8±4.0)分、(12.5±4.3)分;P<0.01].(2)自杀未遂组的总胆固醇[(3.3±0.9)mmol/L]及血浆瘦素水平[(6.1±3.7)μg/L]明显低于无自杀组[分别为(3.6±1.2)mmol/L,(9.4±4.4)g/L;P<0.05~0.01],而无自杀组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8±0.9)mmol/L,(13.4±6.7)μg/L;P<0.05~0.01].(3)3组的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均与BMI呈正相关(P<0.01);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组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与HAMD-24分、BHS及SIOS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两组的血浆瘦素与总胆固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瘦素与总胆固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低水平的血浆瘦素可能是抑郁发作自杀未遂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水平与抗抑郁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并以40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结果:不同药物治疗亚组在治疗前后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7.0±3.5)ug/L]显著低于治疗后[(12.8±5.4)ug/L])及对照组[(13.4±6.7ug/)L])(P均0.01),而抑郁症组治疗后血浆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与治疗前HAMD、BH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53,P均0.01);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与6周HAMD、BHS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44,P均0.01);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值与HAMD、BHS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0.38,P均0.01)。结论:瘦素水平变化与抗抑郁疗效相关,提高血浆瘦素水平的药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躯体疾病误诊为癔症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4例躯体疾病误诊为癔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有前期心理刺激因素,伴有精神症状,因早期躯体疾病症状不典型,误诊为癔症.入院后经连续观察病情变化,结合各项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  相似文献   
9.
编辑先生: 同性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否属于精神障碍颇有争议,但应该是精神卫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不少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各抒所见,说法纷纭.请贵刊对此作一简介,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谢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军队离退休干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123例军队离退休干部AD早期患者(患者组)营养不足进行评定,并与24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军队离退休干部(对照组)进行对照;同时采用NRS 2002对AD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定。结果:1患者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0,P0.05);2患者组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5.2%(31/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24,P0.001);3患者组有65例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9%(65/123)。结论:即使疾病早期,AD患者中营养不足、营养风险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