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祝萍 《中国药师》2006,9(12):1144-1144
例1,患儿何某,男,7岁。因持续3 d 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疼痛,尤以咽下食物时明显,来我院五官科门诊部就诊,考虑为“右耳分泌性中耳炎”,给予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加头孢呋辛(汕头金石粉针剂有限公司,批号:051033)1 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加新鱼腥草素注射液(诺氏制药吉林有限公司,批号:050619)4 mg 治疗。在输液前做头孢呋辛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输新鱼腥草素注射液约1 min 后即出现皮肤搔痒,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立即停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输液治疗,并吸氧,测 BP 80/40 mmHg,极微弱,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多巴胺升压,心电监护治疗,同时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吸氧。约30 min 左右面色、口唇开始转红,血压上升。患儿当时无意识丧失、无抽搐,拟诊为“新鱼腥草素钠过敏”收治儿科入院治疗。体检:T 36.5℃,P 108次·min~(-1),BP  相似文献   
2.
金祝萍 《中国药师》2009,12(10):1435-143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利巴韦林雾化吸入,bid,5~7d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68.52%)和总有效率(96.3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26.09%)和总有效率(76.0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缓解喘憋、缩短咳嗽及肺部哆音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明显,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和对照组 1 0例。治疗组以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 ,对照组采用肝炎灵注射液治疗 ,2组疗程均为 3周。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肝功能都有明显改善 ,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总有效率为95 % ,且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的作用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n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单体,其化学结构为4,7-二羟基-8-D-吡喃葡萄糖异黄酮苷。葛根素注射液具有广泛的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作用,能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血症,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缺血心肌乳酸的产生,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消  相似文献   
5.
目的关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问题和安全性,提高输液治疗水平。方法随机抽查门诊输液处方30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57张,占静脉输液处方的8.57%,分别是在溶媒选择,用法用量,重复用药及配伍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输液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4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祝萍 《抗感染药学》2006,3(3):131-133
目的:了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状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12月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占药品总金额的27.60%,占医院业务收入的15.91%。头孢菌素、青霉素、喹诺酮类药占据着该类药物用药金额排序的前3名。结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关键,建议采用分线使用制度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脉冲施与方式对盐酸丁卡因电穿孔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加电脉冲的施与方式对小分子解离型药物盐酸丁卡因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盐酸丁卡因为小分子离子型模型药物,应用水平双室扩散池,大鼠腹部皮肤,研究使用多个脉冲时,外加脉冲的施与方式对药物体外电穿孔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并与被动扩散和离子导入进行比较。结果电穿孔(方波脉冲,脉冲电压为130 V,脉冲率为40 pu lses.m in-1,脉冲时间为0.4 s)可显著提高盐酸丁卡因的经皮渗透速率,且电穿孔的促渗作用显著大于离子导入(0.2 mA.cm-2,4 h)。400个脉冲时,施加脉冲方式对经皮渗透速率无显著影响。200个脉冲时,施加脉冲后0.25 h和0.75 h时一次施加和分两次施加的经皮渗透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随后一次施加脉冲的经皮渗透速率显著大于分两次加脉冲的经皮渗透速率。结论电穿孔可显著促进盐酸丁卡因的经皮渗透,且促渗效果优于离子导入;脉冲施与方式对盐酸丁卡因电穿孔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与所加的脉冲数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加电脉冲的施与方式对小分子解离型药物盐酸丁卡因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盐酸丁卡因为小分子离子型模型药物,应用水平双室扩散池,大鼠腹部皮肤,研究使用多个脉冲时,外加脉冲的施与方式对药物体外电穿孔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并与被动扩散和离子导入进行比较.结果电穿孔(方波脉冲,脉冲电压为130 V,脉冲率为40 pulses·min-1,脉冲时间为0.4 s)可显著提高盐酸丁卡因的经皮渗透速率,且电穿孔的促渗作用显著大于离子导入(0.2 mA·cm-2,4 h).400个脉冲时,施加脉冲方式对经皮渗透速率无显著影响.200个脉冲时,施加脉冲后0.25 h和0.75 h时一次施加和分两次施加的经皮渗透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随后一次施加脉冲的经皮渗透速率显著大于分两次加脉冲的经皮渗透速率.结论电穿孔可显著促进盐酸丁卡因的经皮渗透,且促渗效果优于离子导入;脉冲施与方式对盐酸丁卡因电穿孔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与所加的脉冲数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建立家兔血浆尼达尼布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尼达尼布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0.1%三氟乙酸-水(35∶20∶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35℃;以卡马西平为内标,血浆在碱性条件下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检测。雄性家兔6只,按20 mg·kg-1的剂量耳缘静脉注射给予尼达尼布;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耳缘静脉采集血液,分离血浆待测。用DAS 3.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尼达尼布浓度在0.05~1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低中高三个浓度(0.10,2.50,7.50 μg·mL-1)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5.55%、4.53%和2.74%,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6.15%、5.45%和3.15%;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50±5.47)%、(100.25±4.54)%和(99.94±2.74)%。6只家兔血浆尼达尼布浓度经DAS 3.0计算,尼达尼布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3.01±0.35) μg·mL-1,t1/2为(4.38±1.53)h,AUC0-t为(11.67±1.71)μg·h·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家兔血浆尼达尼布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尼达尼布在家兔体内呈一级动力学消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规范药品说明书提供依据。方法对480份注射Of,1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80种药品均附有药品说明书,其中303份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完整,占63.13%。结论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有待完善,应加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说明书的监管,提高医药工作者与患者对药品说明书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