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胸膜腔转移及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首次采用博来霉素45 mg胸腔保留灌注,同期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顺铂75 mg/m2,之后每3周重复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序贯化疗,治疗第4周期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者18例,无效者3例,其有效率为80.95% (34/42),完全缓解率38.10% (16/42).结论 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毒性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吸烟状态病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吸烟对临床ⅠA期腺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的临床ⅠA期(cⅠA期)肺腺癌病人156例,其中曾经吸烟病人47例(FSG组)、吸烟病人45例(SG组),从不吸烟病人64例(NSG组)。对三组病人围术期指标、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SG、FSG和NSG组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中位数分别为24.49%、22.77%和10.19%,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2.54 cm、2.62 cm和2.36 cm,其中,SG组和FSG组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SG组病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情况、分化程度是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生存方面,有吸烟史(SG组和FSG组)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大,吸烟史和分化程度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I值分别为1.297~6.829和1.054~1.280)。结论 有吸烟史的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大于从不吸烟病人,吸烟和分化程度是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正确的防范措施。方法观察并分析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研究防范措施。结果 56例患者中,47例(83.93%)出现疼痛,7例(12.50%)出现胸骨不适,4例(7.14%)有少量出血现象,3例(5.36%)出现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术后死亡,2例(3.57%)出现气管瘘。食管穿孔、大出血、支架移位及堵塞等并发症未出现。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术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动作轻柔,术后防范肿瘤生长、支架压迫,以免造成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积极进行对症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与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ymectomy surgery,SVATS)治疗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胸腺肿瘤切除术4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腺全切术及纵隔脂肪清除。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组及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围术期指标。结果 TNT组168例,其中男83例、女85例,平均年龄(61.920±9.210)岁;SVATS组267例,其中男147例、女120例,平均年龄(61.460±8.119)岁。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及术后肌无力危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40±0.500)d vs.(3.400±0.561)d,P=0.000]、术中出血量[(13.450±5.498)mL vs.(108.610±54.462) mL,P=0.000]、术后2...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1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对其进行支气管成形切除治疗,其中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9例,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术5例,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2例。结果术后16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发生,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31.25%),其中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治愈。术后随访1~36个月,其中术后1年的生存例数为15例(93.75%),术后3年的生存例数为11例(68.75%)。结论采用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能提高肺癌切除率,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长期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的9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与PNI的关系.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NI预测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3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19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3例。对患者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搭桥3.5根,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29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3例症状较术前减轻,住院一段时间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较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中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8例某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小结节病灶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图表法对入组者进行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