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报道逐渐增多,但临床诊断困难,易延误正确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术前、术中诊断率,降低或避免二次手术,我们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两种病变合并时正确的外科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性63岁,以腹部肿块闷痛不适1年余于2003年6月18日入院.查体:腹部较膨胀.可触及巨大肿块.上界于剑突及肋弓下.下界达耻骨上方,两侧达腋前线.以左侧腹为主,肿块质地比较柔软,部分隆起呈大结节状且质地比较硬,无明显边界,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0例直肠癌术后出现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和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情况、治疗经过及治疗结局。 结果80例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中,低位狭窄56例(71.8%)、高位狭窄24例(18.2%),其中预防性造口52例(65.0%),术后吻合口漏38例(47.5%),术前放化疗8例(10.0%)。借助指检扩肛方式治疗者40例(50.0%),指检治愈率85%(34/40);通过内镜球囊扩张32例(40.0%),扩张次数的中位数为2次(1~4次),内镜下治愈率50%(16/32);留置肛管后解除狭窄4例(5.0%)且最终治愈2例;通过TEM切开狭窄治愈2例(2.5%);经腹吻合口切除后肠管再吻合治愈2例(2.5%)。治疗总成功率为70.0%(56例),30.0%(24例)治疗失败患者中:58.3%(14/24)为弥漫性狭窄,41.7%(10/24)为管状狭窄,无膜性狭窄患者;75%(18/24)发生过吻合口漏;75.0%(18/24)属于低位狭窄,75.0%(18/24)并发盆腔感染,最终造口还纳失败,被迫接受永久造口。治疗失败者当中吻合口漏、非膜性狭窄、良性隐匿型狭窄、盆腔感染明显多于治愈者,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没有死亡病例。 结论直肠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为肛门指检、内镜治疗手段,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治疗失败者与吻合口漏、非膜性狭窄、良性隐匿型狭窄、盆腔感染等相关,临床工作中理应重视这些并发症,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5.
郭银枞 《海峡药学》2016,(10):196-198
目的:探究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卡培他滨联合不同放疗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28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观察组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同时使用卡培他滨化疗6-8周后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相比,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胃肠道等不练反应显著较少,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直肠癌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前,使用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术,可全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症的公允化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按直肠全系膜切除原则下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3%),吻合口出血2例(3.3%),无吻合口狭窄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局部复发2例(3.3%)。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部分内括约肌治疗结肠息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共7例F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吻合口离肛缘1.8~3.2 cm,肛管无息肉残留,术中出血30~150 mL.本组7例均随访至2013年12月,排便次数平均3~8次/d,肛门无漏便和漏气,手术后短期内排便次数较多,随着时间推移,术后一年控便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经盆腔途径经括约肌间切除部分内括约肌、S型储袋回肠-肛管吻合治疗FAP技术上是可行的,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高龄患者,经肠梗阻导管肠道准备后一期行根治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因左半结肠癌并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2例高龄患者,在X线及肠镜辅助下留置肠梗阻导管,并由此导管行肠道准备后,一期行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 2例均成功完成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如期出院。结论由肠梗阻导管肠道准备后限期一期行根治性切除肠吻合术是治疗高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病灶距离肛门5cm以内的超低位直肠癌,传统上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式),其结肠造口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经腹经括约肌间技术并按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及配合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对经过选择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21例行保肛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回肠插管造口术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使用24号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以预防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 25例中无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