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S100 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100 A4与MMP-2的表达;比较两种物质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S100A4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而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00 A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 P>0.05),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法分析S100 A4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 r=0.46, P<0.05)。结论 S100 A4与MMP-2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检测S100 A4与MMP-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血管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较特殊的良性血管肿瘤。WHO将其分类划为组织来源不明的肿瘤。本瘤大多见于成年人,男性较女性多见,绝大多数发生于小脑。本瘤部分病例常同时兼有其他病变,如兼有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及肾的腺瘤,则称为VonHippel—Lindaun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MGMT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MGMT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9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大肠组织巾的MGMT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GM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5%(105/13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12.5%(6/48)(P=0.000);大肠癌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在浸润达浆膜组为82.0%(82/100),明显高于未达浆膜组的58.9%(23/39)(P=0.005);在低分化组为33.3%(9/27),明显低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的78.1%(32/41)和90.0%(64/71)(P=0.000);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监控MGMT表达可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细胞核呈透明形态改变的病例。方法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部分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甲状腺细胞核可呈透明形态改变,类似乳头状癌细胞的毛玻璃样核。结论部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及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镜下可见甲状腺细胞核呈透明毛玻璃样改变,要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不要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5.
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约占睾丸肿瘤的1%。我科近期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目前术中明确病理分级的常用方式,可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01-2019-03-31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科7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97.1%(68/70)。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G1级、G2级和G3级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5.3%(26/47)、73.3%(11/15)和100.0%(8/8)。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Ⅰ级、Ⅱ级和Ⅲ级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5%(23/43)、75.0%(15/20)和100.0%(7/7)。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子宫内膜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但对肿瘤分级高、病灶浸润程度分级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支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患者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高龄患者可以发生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形态学特点与年轻发病者有所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及预后与年轻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肺腺癌间质中的表达水平及过表达NNMT对肺腺癌细胞 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1)收集150例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和间质 细胞中 NNMT 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2)分别转染过表达 NNMT 质粒 (NNMT组)和对照质粒(control组)构建稳定表达NNMT的肺成纤维细胞系HFL-1,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细胞 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NMT表达水平。(3)收集过表达NNMT及control组HFL-1细胞的培养 上清,分别和肺腺癌A549、PC9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 痕愈合实验比较2种培养液对A549、PC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1)免疫组化染色显 示,150例患者组织标本中65例癌细胞中NNMT呈高表达,83例间质细胞中NNMT呈高表达。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 分期Ⅲ~Ⅳ期患者肿瘤间质细胞中NNMT高表达比例较高,且肿瘤间质中高表达NNMT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 表达者。(2)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 NNMT 的 HFL-1 细胞,Western blot、qPC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均提示 NNMT 组 NNMT表达高于control组。(3)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表达NNMT的肺成纤维细胞系的培养液可以 显著促进A549和PC9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以及侵袭。结论 肿瘤间质表达的NNMT与肺腺癌的恶性进展密 切相关,可能是肿瘤靶向生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miR-146b 在沿海居民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手术切除的丹东沿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组织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存档蜡块50例,采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中 miR-146b 的表达,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miR-146b 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沿海居民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miR-146b 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及全距为1.545(0.442,2.881)高于癌旁组织为1.078(0.312,2.665)( Z =-2.999, P <0.01)。 miR-146b 高表达是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Ⅲ+Ⅳ的危险因素( P <0.05);而性别、年龄、病灶数与 miR-146b 表达水平无关( P >0.05)。不同 miR-146b 相对表达水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971)。结论miRNA-146b 在沿海居民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常规体检发现右肺多发占位病变人院。查体:胸CT:右上叶后段、右下叶后外基底段及近中叶处分别见1.5×1.5cm、1.5×1.5cm、2.0×2.5cm三个肿物,有分叶及毛刺,其中右下叶后外基底段的肿物有支气管空泡症(见图1~3)。入院后行抗炎治疗二周,复查胸CT,病灶未见缩小。于2006年6月3013行肺肿物楔行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回报:三个肿物均为肺腺癌。术后病理回报:肺腺癌,其中右上叶肿物的癌细胞呈腺样排列,右下叶肿物的瘤细胞均呈腺样乳头状排列,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图4~6)。术后恢复顺利,未行放化疗,随访至今无转移及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