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护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的方法 、利用问卷星调查278名护士.结果 本研究结果 显示护士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2.54±2.2)分,88.8%的患者处于低等水平;各个分量表中恐惧得分为最高,其次为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疑病最低.护士心理压力与新冠肺炎知识、社会支持、文化水平等呈负相关,与科室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方法 与技能的培训,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使护士能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同事的温暖,做好一线科室护士轮换休整到位,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前机体健康状况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108例60岁及以上患者进行术前全身健康状况(9项指标,分3个等级)的综合评定,总结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68.7%并存1种及以上疾病,41.1%并存2种及以上疾病,38.7%同时并存3种疾病,最多并存6种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健康状况及并存疾病情况有密切关系;本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1.4%(666/3108);有2.8%(88/3108)因心、脑、肺、肾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术前机体健康状况和并存疾病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病死率有密切关系;心、脑、肺、肾功能状况,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血糖变化对患者机体康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7例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组和无肝素抗凝组,每组29例.记录滤器平均使用时间,体外循环凝血及出血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RCA组滤器使用时间为(38<.98±10.25)h、LMWH抗凝组为(28.56±7.25)h、无肝素抗凝组为(22.02±8.58)h,RCA组滤器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体外循环凝血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出血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与LMWH抗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治疗后滤器后离子钙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无肝素抗凝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及酸碱指标趋于稳定.结论 RCA技术应用于CRRT的高危出血患者,抗凝效果优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不使用抗凝剂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抗凝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PICCO监测在急性呼吸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共38例,均予以带有温度感应的专用PICCO动脉导管进行监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PICCO导管留置时间为(6.4±2.6)d,平均住院时间为(20.5±6.7)d,检测过程中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论 在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中早期实施PICCO监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并协助液体的管理,从而有助于患者尽早脱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指数鉴别诊断急性肺水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到我院治疗的急性肺水肿患者32例,经临床诊断而确诊,分为心源性肺水肿者(对照组)和非心源性肺水肿者(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监测Pi CCO等,对比两组的PVPI均值、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观察组的PVPI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心静脉压、体循环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I有助于重症患者肺水肿类型的鉴别,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肺水肿具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前机体健康状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对2 884名60岁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术前健康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1 981例(68.7%)合并1种以上疾病,1 186例(41.1%)合并2种疾病,975例(33.8%)合并3种疾病;术后595例(20.6%)出现1种以上并发症,如肺炎、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有83例(2.9%)因心、脑、肺、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且与术后并发症有着密切关系,心、脑、肺、肾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血糖变化对老年患者机体康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玉群 《现代医院》2011,11(1):100-10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病人,根据该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15例病人,经积极的针对治疗及精心护理,15例中治愈10例,好转后出院3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患者经严密观察及良好护理,是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QC)活动在提高护士对跌倒单评估准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7月1日至31日本科室护士评估的跌倒单267例次为对照组,以2013年8月16至9月15日本科室护士评估的跌倒单283例次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Qc活动的程序实施提高护士对跌倒单评估准确率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对跌倒单评估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对跌倒单评估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35%&82.77%,P〈0.05)。结论:QC活动不仅能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有助于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工作满意度.深化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晚期直肠癌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低位晚期直肠癌患者使用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治疗,放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如:消化系统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放射性直肠炎、肛周放射性皮炎等,给予相应的心理、饮食及药物护理。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积极护理干预,全部完成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其中39例(7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多为I和Ⅱ级反应,其中14例(28%)出现消化系统毒性反应;12例(24%)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8%)出现手足综合征;11例(22%)出现放射性直肠炎;15例(30%)出现肛周放射性皮炎,所有患者均无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无毒性死亡病例。结论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低位晚期直肠癌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道肿瘤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恰当起始时间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80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n=20),分别于手术后6、12、24、48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前三组(术后6、12、24小时)列为实验组,后一组(术后48小时)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4组术后2天内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及腹部不适的临床表现;比较术后7天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提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早,腹胀腹痛发生率升高。结论肠道肿瘤手术后6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