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琰玲  刘德军  潘卫东  陈春 《中国药房》2012,(36):3454-3456
目的:为提高药学类职业教育综合实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药学类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革趋势,探讨综合实训中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性。结果:目前,我国药学类职业教育存在学生实际就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与学校教学中同一专业各课程相对独立的矛盾;学生的就业岗位技能要求高与相应校内实训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之间的矛盾。结论:建议以综合性实训为载体,促进校内各实训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资源良好开放共享的服务机制,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付出爱心、耐心与细心,而且需要富有创造性。因此,改变传统的刚性管理,将柔性管理与激励理论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赵琰玲 《天津中医药》2008,25(4):339-341
[目的]建立清燥润肺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甘草、麦门冬、枇杷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能检出甘草、麦门冬、枇杷叶,甘草酸在0.2031~1.6921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7%(RSD=1.7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总结海州常山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海州常山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查阅CNKI,MEDLINE和CA等主要数据库中有关海州常山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各16,10,7篇,并进行汇总、分析和评述。化学成分方面共发现119个挥发性化合物、8个黄酮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个糖苷和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方面主要有降压、抗炎、抗氧化、镇痛、镇静、抗细胞增殖和抗艾滋病病毒作用。海州常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中与大极性成分有关的研究较多,但中等及小极性成分的研究较少,建议加强中等偏小极性成分的研究,为建立海州常山质量标准及深度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方法:引进企业生产与管理模式,构建职业场所即工作场所的学习氛围,依托工厂培养学生现代制药生产技术,以真实的产品生产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三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及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结论:"三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安神助眠口服液矫味配方。方法:在初步筛选矫味剂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和响应面法对不同配伍的矫味剂矫味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配方。结果:最优配方为在口服液中添加三氯蔗糖0.15%,菠萝香精0.1%,柠檬酸0.45%,所制口服液色泽均匀,香气浓郁,酸甜爽口,澄明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结论:优选的配方工艺稳定可行,为安神助眠口服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程友斌  许峰  赵琰玲  褚朝森  李陈波 《安徽医药》2012,16(12):1775-1777
目的分析香槁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法对香槁树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21%,主要成分前五位有桉双烯酮(16.61%)、β-波旁烯(14.09%)、芹菜甲素(9.96%)、5,8-二甲基-4-羰基-3-(丙烷-2-亚基)-萘-1-基乙酸酯(5.57%)和α-古巴烯(3.42%)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香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HPLC-ELSD测定参贝止咳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 mm ×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二乙胺溶液(70∶30),流速1.0 mL· 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条件:载气(N2)流速2.5 L·min-1,漂移管温度70.0℃.结果 0.1216~1.4586 μg贝母素甲、0.1005 ~ 1.206 μg贝母素乙进样量对数与峰面积对数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2% (RSD=1.20%)、97.69%(RSD=0.82%).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琰玲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2):148-149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在校学习、生活的质量,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琰玲  尹莲 《医药导报》2007,26(5):521-523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较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三萜皂苷类物质。目前一般认为,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类化合物,目前常以绿原酸的含量来评价金银花的质量。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水提醇沉法、稀醇提取法、石硫醇法、戊醇法、乙酸乙酯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