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131I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9例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4例,女15例。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癌1例,混合癌1例。12例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6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患者行单叶切除,所有患者均进行131I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复发及进展2例。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等。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1I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9例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4例,女15例。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癌1例,混合癌1例。12例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6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患者行单叶切除,所有患者均进行131I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复发及进展2例。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等。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的18F-FDG PET/CT表现,探讨^18F-FDG PET/CT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经临床证实的1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9~73(58.5±8.4)岁],确诊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总结病例的PET/CT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多发硬化性骨病变(141个):顶骨5个,肩胛骨8个,锁骨4个,肋骨16个,椎体64个,髂骨29个,坐骨6个,耻骨8个,肱骨1个;其中58个PET显像阳性,SUVmax为4.3±1.6.肝脏肿大者1例,脾脏肿大者3例,同时存在肝、脾肿大者2例;其中有3例肿大脾脏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2~4.1.5例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可见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6~4.9.胸腔积液者1例,腹腔积液者3例,盆腔积液者3例,三者并存2例,且这2例合并存在皮下水肿,均未见异常^18F-FDG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同时发现POEMS综合征的骨损害、脏器肿大以及血管外水容量过负荷等多系统病变,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检查中的应用,探索适合 PET CT 检查的注射方法,以避免药物渗漏、减少局部污染,顺利完成检查,同时做好注射人员的辐射防护。[方法]选取受检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前臂静脉预留静脉留置针注射药物,对照组采用相同部位静脉输液针直接穿刺后注射。检查前按体重给药,测量操作台面污染情况,记录注射人员完成每例注射直接接触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的时间,从 PET CT 采集图像观察记录受检者皮下血管有无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注射人员直接接触18 F FDG的时间、药物皮下外渗发生率及注射台面污染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 PET CT 检查中不仅缩短了注射人员接触18F FDG 的时间,同时避免了药物渗漏的发生,而且减少了注射台面污染,同时更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及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5.
~(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高达24.2/10万,其中70%-80%为tH'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NSCLC确诊后,正确的TNM分期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其目的是明确原发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肺内、外转移,判断手术可切除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即使是Ⅰ期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只有50%,而Ⅱ期患者,其5年生存率更是只有30%,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治疗前的分期错误[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4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8例PHPT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骨型29例,肾型12例,混合型7例。核素显像定位诊断的敏感度为87.5%。术后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PHP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放射性核素显像应该做为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首选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初步评价天晴依泰联用放射性药物\89SrCl2治疗肺癌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肺腺癌27例,鳞癌25例,支气管肺泡癌7例,其它癌13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24~78岁,平均48岁)分为4组,A组(\n=12)给予2疗程天晴依泰加2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B组(\n=12)给予2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C组(\n=12)给予1疗程天晴依泰加1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D组(\n=36)只用1疗程\89SrCl2。疗程结束后,按照VAS法由患者自行对疼痛计分,评价各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疗程结束6个月后用骨SPECT显像方式观察患者病灶缩小消退状况。结果 59例患者的疼痛缓解出现在(17.5±3.7) d,其中17例患者在用药后10 d左右疼痛得以缓解。所有患者平均无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为(151.35±18.8) d,有7例患者在用药后3~9 d有骨痛加剧现象。天晴依泰加放射性药物\89SrCl2止痛效果可达82.1%~86.5%,新增疼痛部位个数、病灶缩小消失率和未出现新病灶等都低于单独使用\89SrCl2治疗组。结论 天晴依泰加放射性药物\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小或消退病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5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良性15例,交界性及恶性39例.发生于胃32例,小肠18例,直肠4例.肿块横径3~20cm,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本组病例术前诊断良恶性准确率为85%(33/39),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