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3岁。确诊“肾病综合征”。住院期间突感气促,胸闷,不能平卧,无咯血、胸痛,无发热。查体:T36℃,BP130/8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唇无明显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少许湿啰音,心界无扩大,HR102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发病当天按“心力衰竭”处理无好转,后因有“右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不全血栓”史,结合心电图(ECC)有S1Q3T3、血D-二聚体阳性,故高度疑有“肺栓塞”,紧急肺CT增强扫描证实为“左右肺动脉不全栓塞(左侧支为著)”,当即予尿激酶100万U溶栓(2h内),并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0d,症状在溶栓第2天即明显好转,并逐渐康复,溶栓半个月复查肺CT“左右肺动脉大部重新充盈”,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甘露醇是急性脑卒中脱水、降颅压的首选药物,而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屡有报道。目前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1992年至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应用甘露醇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本组12例,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自50岁~82岁,平均66岁,其中6O岁以上9例,占75%。脑出血10例,占83%;脑血栓2例,占17%,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昏迷8例,占67%,死亡3例,占25%。既往有高血压8例,占67%。2临床表现根据病情用20%甘露醇25Oml静脉点滴,每6~8hi次。发生肾衰时甘露醇用量SOO~1400g。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以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特点。我科2001年1月~2005年4月共收治42例DKA患者,均获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DKA均为住院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16~70岁,平均47.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食品开发、生产、销售的迅速发展,研究和建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以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测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们的重视.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中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从57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退运或销毁不合格进口食品共计4 960吨.调查发现,微生物污染是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病原微生物含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也对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今共收治毒蕈中毒 34例 ,其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 0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15~ 5 5岁。既往无肾脏病史。均有食野蕈史 ,同餐者有类似发病。1.2 临床表现 :服野蕈后数小时所有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18例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0例伴有头昏、头痛 ,3例昏迷。 2 0例均于当日或次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少尿期持续 2~ 9天 ,多尿期持续 2~ 10天不等 ,尿量最多为6 80 0 ml/ 2 4小时。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甲状腺炎 (以下称亚甲炎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常多样化 ,目前误诊率仍较高 ,本文分析近年来误诊的 12例 ,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 ,女 7例 ,男 5例 ;年龄 2 1~ 5 8岁。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史 10例 (83% )。1.2 临床表现 :见附表。附表 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例数 %辅助检查例数 %发烧 65 0血沉增快 975甲状腺肿大 10 83增高  75 8甲状腺疼痛 10 83 T3T4正常  43 3甲状腺触痛 7 5 8降低  18放射痛 43 3 13 1碘摄取率下降 6/786甲亢表现 7 5 8TG、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无DR患者40例、2型糖尿病DR患者40例和对照者30例抗凝血。分离白细胞,以DNAzol抽提白细胞总DNA。分别采用基于BSt UI酶切位点的PCR-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等位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469K/E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PCR-RFLP及等位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469K/E基因多态性获得的结果完全吻合。2型糖尿病DR患者ICAM-1 469 KE及EE基因型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DR患者及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DR患者等位基因E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无DR患者及对照组(P〈0.01)。结论 ICAM-1 469E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后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载脂蛋白B/A1(ApoB/A1)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301例。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根据HbA1c分为达标组(HbA1c<7%,n=163)和未达标组(HbA1c≥7%,n=138)。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后ApoB/A1、FPG、2 h PG、HbA1c、SF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FPG、△2 hPG、△ApoB/A1、△SF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 h PG、△ApoB/A1、△SF是T2DM患者BG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后T2DM患者SF、ApoB/A1水平变化最明显,可能是早期快速反映保护血管有效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