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高原反应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GSTM1、GSTT1)与高原反应危险性的关系。方法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12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43人、对照组80人。基因组DNA来自研究对象提供的外周血有核细胞,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17CR)方法对这些武警战士的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病例组GSTT1非缺失型基因频率为6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3.12,95%CI为1.42—6.86)。两组GSTM1缺失型基因频率分别为72.1%和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OR=2.34,95%CI为1.05—5.02)。GSTT1阴性/GSTM1阴性基因型者发生高原反应的危险性比携带GSTT1阴性/GSTM1阳性者高5倍(OR=5.04;95%CI为1.00-25.3)。结论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反应危险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成人Still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Still病(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病因尚未阐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它疾病而诊断。常误诊为多种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缩短确诊时间及减少误诊率,现将本院1989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Still病2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35.6岁,15~20岁2例(8.3%),21~30岁10例(41.7%),31~40岁5例(20.8%),41~50岁4例(16.7%),>51岁3例(12.5%)。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2周~9年。人院后确诊时间最短11天,最长75天,平均31天,原有基础疾病慢性乙型肝炎1例,慢性胆囊炎1例。  相似文献   
3.
周飞舟  贾树雅  章浩 《四川医学》2009,30(6):950-951
目的探讨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Wagner3级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营养末梢神经血管、改善循环、全身及局部应用有效抗菌素、局部清创及胰岛素、山莨菪碱、丹红针局部应用等治疗措施。高氧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液治疗。疗效依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结果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1 概 况11 定义 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的一组征候群,该病症的发生、发展、转归比较明确,发热、白细胞升高、皮疹等,近似败血症。但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是一综合征。12 概念 本病预后良好,在急性期虽临床表现严重,但经及时治疗大多治愈。少数持续活动或间歇发作者可发展成慢性关节炎,则预后较差,病死率约4%。变应性亚败血症也称Still病,以前认为本症为儿童发病较多,但近年来成人发病亦不少见。据国内公开发表的不完全统计,在741例患者中儿童仅137例,成人492例,男358例,女383例,男女之间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热应激或热休克蛋白70-hom(HSP70-hom)基因型与高原反应易感性间的关系,为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武警战士229人,其中56人有高原反应者为病例组,173人无高原反应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研究两组观察对象中HSP70-hom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HSP70-hom A/A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SP70-hom A/A基因型的机体可能存在应激能力较弱的问题,这有助于在特定职业人群中发现和保护这些个体,为保障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院实行“军字一号“工程及“中心摆药“制度等新的医护工作平台后,要求上级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患者查房,并留给下级医师及护士时间处理医嘱,客观上造成了早晨查房时间仓促,患者不满意,下级医师无足够时间进行现场学习.……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畅  贾树雅  唐勇 《西部医学》2009,21(7):1178-117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分析36例误诊为慢性咽炎、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并采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炎症消除。结论临床医生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认识,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畅  贾树雅  方洵 《西部医学》2011,23(3):491-4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8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分值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对治疗消化性溃疡起着协同作用,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噻托溴铵对轻到中度COPD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对轻中度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2周时间内,轻中度COPD患者接受治疗后分别测定其1 d,15 d,85 d噻溴托按组(18 ug qd)和安慰剂组的肺功能(以给药前1 d测定值为基线)。结果两组用药前平均FEV1预计值%为73.4±12.5。试验结束时噻托溴铵组FEV1用药前及用药后2 h曲线下面积(AUC0~2 h)与安慰剂组对照,都有显著提高(P〈0.0001)。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噻托溴铵较安慰剂显著改善轻度COPD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