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方法使用英国牛津公司Medelec神经生理术中监测仪,对22例听神经瘤术中进行面神经自发面肌电图及电刺激诱发面肌电图监测。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本组22例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6月面神经H-B分级Ⅰ-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Ⅵ级5例。结论术中肌电图监测可以提示面神经的位置和走行,为手术时避免损伤神经提供依据;肿瘤切除后可帮助确认面神经结构是否完整;全切肿瘤后引出肌电图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1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总结。结果:Ⅰ型患者恢复良好率达100%;Ⅱ型患者良好率86.4%,致残率13.6%;Ⅲ型患者良好率38.2%,致残率41.2%,死亡率20.6%。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颅内合并损伤有关,并随着合并损伤程度的轻重预后不同,包括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进行椎管内手术的方法.方法 对35例椎管内病变,包括椎管肿瘤、脊髓栓系以及脊髓空洞的患者,采用硬质内镜下后正中3 cm小切口行椎管内病变的手术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不需进行制动.随访3 -53个月,原有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无脊柱不稳定发生;影像学复查,12例椎管内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脊髓空洞较前缩小,脊髓栓系解除.结论 神经内镜下进行椎管内手术,方法可行、创伤小,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例1:男性,59岁。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行钛网颅骨修补术及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无感染,成形良好。按时拆线,但因患者有气管切开,在治疗肺部感染期间可见头皮皮瓣中央处逐渐吸收变薄,最终头皮完全吸收,仅  相似文献   
5.
西宁地区与平原地区颅脑外伤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西宁地区颅脑外伤相对于平原颅脑外伤的特点。方法:分析西宁地区(海拔2260m)地区85例及平原地区(上海:海拔4m)80例脑外伤病例伤情和预后特点。结果:西宁地区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较平原地区明显为高;西宁地区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明显较平原地区为长。结论:西宁地区颅脑外伤伤情及预后特点较平原地区有其相对的特珠性,高原缺氧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本课题组在前期已经研究了pluronic P-105[1]-尿激酶缓释系统在低频超声的控制下缓慢释放,在大鼠脑出血中,其溶解血肿的效果要优于普通尿激酶,当时虽然也进行了行为学的评价及比较,因为样本量较少,其行为学的变化,NP-UK系统虽然较普通尿激酶组有改善,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8.
超声控释载尿激酶缓释给药系统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分子材料Pluronic P-105,制备载尿激酶缓释给药系统,低频超声(US)控制尿激酶释放。方法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检测对象为单纯尿激酶溶液,实验组检测对象为载尿激酶P-105缓释给药系统,浓度均为100 kU·L~(-1)。并根据是否应用超声,每组分为超声组和非超声组;实验超声组根据超声时间再分为6组(0 h,1h,6 h,24 h,48 h,72 h)。通过气泡上升法,计算各组尿激酶释放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中,超声应用各时间段内释放的尿激酶量,与同时间段未超声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非超声时间段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超声时间段内尿激酶释放量和对照组即刻释放的尿激酶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可以制备载尿激酶Pluronic P- 105缓释给药系统,超声可控制给药系统释放尿激酶,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清除残余血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EH复合材料结合计算机技术行个性化颅骨瓣的设计并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EH复合材料,于术前设计预制成形颅骨修补瓣,对修补术后美观效果及临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预制的修补瓣与缺损区域对合佳,固定容易,术后缺损区域外形恢复原有解剖及生理特点。28例接受颅骨修补的患者,平均住院13d,平均缩短手术时间30min~1h,随访10~20个月,无1例出现排异反应及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人工颅骨与自体颅骨连接紧密,材料无变形。结论EH复合材料结合计算机技术行个性化颅骨修补,有其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术后美观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颅骨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载尿激酶Pluronic P-105(the urokinase loaded in Pluronic P-105,NP-UK)缓释系统在活体内的控释情况及其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用NP-UK和尿激酶注入血肿腔,用低频超声激发,测定脑组织尿激酶含量、脑组织含水量,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NP-UK非超声组大鼠尿激酶含量缓慢降低,NP-UK超声组大鼠在超声后即刻尿激酶浓度较高,24 h后迅速降低;尿激酶组中尿激酶含量在术后即刻浓度较高,24 h后迅速降低。NP-UK超声组脑组织含水量高峰提前至24 h,且峰值明显降低。行为学评价各组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NP-UK超声组脑水肿程度最轻。结论NP-UK缓释系统在体内是可以利用低频超声满意控释的,并且其溶解颅内血肿的效果比单纯尿激酶要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