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互信,避免纠纷,是我们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探讨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以及如何规避护患纠纷的措施与办法以求建立一个和谐、舒适的诊疗环境,使患者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IL-18刺激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方法:Anniexin V联合PI染色定量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12例活动期和26例非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PBL在IL-18刺激培养后凋亡发生率,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以及疾病活动性与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在IL-18刺激培养作用下,活动期LN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非活动期则无明显区别(P>0.05),疾病活动性与体外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bcl-2表达活动期显著性升高(P<0.05),非活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Fas表达活动期显著升高(P<0.001),非活动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IL-18可引起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增高,表明IL-18在体内凋亡或凋亡相关性免疫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高分辨率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分辨率 CT( HR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患者肺、胸膜病变诊断的价值 ,对 62例 SL E患者的胸部进行HRCT扫描 ,并与普通 X线平片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 ,HRCT对 SLE患者肺、胸膜病变较普通 X线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能早期发现肺、胸膜的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提高结缔组织病(CTD)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结缔组织病患者肺、胸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CTD患者,共206例,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例,系统性硬化(SS)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40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2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7例.对所有患者的胸部进行HRCT扫描,并与普通X线平片进行对比,部分患者半年后重复肺部HRCT及普通平片检查.结果:普通胸片检出肺、胸膜异常者71例(34.47%),而肺部HRCT发现异常者共134例(65.05%),两者相比,P<0.01.重复HRCT及平片检查的39例患者中,HRCT发现有18例肺部症状好转(46.15%),而普通胸片只有7例好转(17.95%),两者相比,P<0.01.结论:HRCT对CTD患者肺、胸膜病变较普通X线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肺、胸膜的细微病变,同时也对CTD患者肺、胸膜病变药物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1024例妇女疾病普查分析结果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妇女进行疾病普查,了解妇女的健康状况.方法:2007年6~8月,对1024例妇女进行健康普查,制汀妇女病普查表.由专人填写,询问病史、既往史、孕产史以及生殖健康情况等.妇科检查内容包括妇科双合诊检查、取阴道分泌物镜检、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盆腔B超检查;乳腺疾病检查包括乳房视、触诊,常规红外线扫描.结果:查出的妇科疾病有阴道炎、宫颈糜烂、附件炎或附件包块、子宫肌瘤等.结论:通过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增强了妇女们的保健意识,对疾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8例痛风住院病例进行诱因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诱因给予护理干预及病情追踪2年.结果高嘌呤饮食和/或饮酒占60.29%,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占8.84%,天气变化、受凉占10.29%,使用影响尿酸排泄药物占5.88%,手术、外伤占5.88%,无诱因占8.82%.通过护理干预,发现68例病人平均年发作次数从5.73次降至2.23次.结论痛风急性发作大部分是有诱因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诱因发生,进而控制痛风急性发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是一种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在人类中存在TGFβ1、TGFβ2、TGFβ3等三个亚型,它能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等,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等起着重要作用,如敲除TGFβ1基因的老鼠临床表现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的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中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而确诊为恶性肿瘤者19例,肿瘤转移或复发者7例,大部分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起病时血沉均明显增快,其中约70%超过100 mm/h;所有患者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结论应重视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的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诊断,尤其是对老年、难以解释的血沉极度增快、以及对NSAIDs、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发生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15例PM和136例DM患者,记录其中出现尿路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PM和DM患者中发生医院尿路感染者共21例(8.37%),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76.19%).激素(泼尼松)用量≥30 mg组医院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激素用量<30 mg组(9.62% vs 2.33%,P<0.05);激素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医院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9.26% vs 2.86%,P<0.05);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另外,住院时间越长,肌酸肌酶水平越高,越易发生尿路感染.结论 PM和DM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性别、住院时间、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否留置导尿管、肌酸肌酶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