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谢荣景  马永峰 《河北医药》2012,34(20):3084-3085
目的比较切开内固定与传统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切开内固定与传统外固定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2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手术采用多个小的、不连续的小切口,在骨折部位切开皮肤,沿着肌纤维方向分开胸壁肌层,将骨折的断端复位后,应用钛合金钢板给于固定。手术组术后不应用止血药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出血量、气管切开率及胸部疼痛评分均较非手术组缩小(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胸腔出血量减少、气管切开率降低及缓解胸痛,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6月,收治创伤性膈疝47例,其中闭合性损伤31例,穿透伤16例,急性期膈疝43例,慢性期膈疝4例。结果 47例创伤性膈疝患者,除4例择期手术外,其余均急诊手术,治愈45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结论创伤性膈疝易被误诊,应提高认识,严格查体并结合X线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结核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57岁,发现右颈前区肿物4个月入院。4个月来肿物无明显变化,无疼痛,无明显低热、盗汗等症状。查体:一般状况可,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前区右侧可触及一直径约3.0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  相似文献   
4.
病儿女,4岁.刺激性干咳5 d,体检发现右前上纵隔占位.查体右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术前化验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扫描示右前上纵隔内巨大肿物,直径约12 cm,肿物自右前上纵隔突向右侧胸腔并几乎将其完全占据,边界清楚,肿物内部密度不均,低密度处CT值为16.9Hu(图1),内无钙化影,肿物与纵隔内血管关系不清,纵隔淋巴结不大.  相似文献   
5.
谢荣景  马永峰 《四川医学》2012,33(2):353-355
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伤中较常见,占创伤住院患者的4%~12%,占钝性胸部损伤的55%[1],常见的致伤原因有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间接挤压伤、直接暴力伤等,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是胸部损伤后早期六大死亡原因之一[2],其发生率在钝性胸部损伤中占约10%~15%,总病死率高达16%~20%[3]。传统保守内固定治疗由于其相对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凝灵和止血敏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渗出的影响。方法术中静脉给新凝灵0.2g(治疗组1)或止血敏1g(治疗组2),术后第1,2天静脉给新凝灵0.4g(治疗组1)或止血敏3g(治疗组2)。结果新凝灵和止血敏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渗出均有影响,且新凝灵优于止血敏。结论新凝灵能明显地减少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胸腔渗出。  相似文献   
7.
谢荣景  马永峰  要莉莉 《河北医药》2011,33(20):3124-3125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发展,严重胸部损伤合并连枷胸的患者逐年增加。过去对于单根或部分多发肋骨骨折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但部分多根或多段肋骨骨折,造成连枷胸,影响胸廓稳定性,进而影响患者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因而现代胸外伤治疗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以纠正连枷胸已成为趋势。我们2008至2010年对48例胸外伤致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施行手术切开复位、Judet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胸廓畸形恢复,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开胸术后肺部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开胸术后出现肺部并发感染者104例予常规处理,并予痰热清注射液、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104例经治疗,治愈64例,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30%.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开胸术后患者肺部并发感染.  相似文献   
9.
陈军  谢荣景  蒋浩  张银文 《医学综述》2013,19(9):1728-1729
目的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单根胸管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对残腔闭合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肺上叶切除的1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6例,采取单根胸管引流新型胸瓶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72例,采取上下双胸管引流普通胸瓶不接负压吸引,观察胸腔残腔闭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平均残腔气液平面存留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胸腔平均引流总量分别为560mL和1000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1)。结论采用单根胸管引流新型胸瓶持续负压吸引的术后残腔闭合时间和引流量均优于上下双胸管引流普通胸瓶不接负压吸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33岁.胸闷、呼吸困难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曾在外院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带管30天后,用力咳嗽时胸腔引流管内仍有少量气泡溢出,将胸腔引流管拔除.拔管后第2天胸部X线检查示胸腔内仍有少量气体.因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转入我院.查体:神志清楚,轻度紫绀,胸廓对称,双侧胸上部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示:双侧胸腔积气.血气分析:pH7.4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4mmHg(1kPa=7.5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8.5mmHg.入院诊断:双侧自发性气胸.行胸骨正中开胸胸腔清理、胸膜固定术.术中见双肺布满大小不等的气囊腔,囊壁菲薄.肉眼几乎见不到正常肺组织.结扎破裂的气囊腔,在肺边缘处切取少量肺组织送病理检查.胸腔内均匀撒布滑石粉,常规置上、下两根胸腔引流管.术后胸腔引流管无漏气,于术后6天拔除胸腔引流管.病理诊断:肺淋巴管平滑肌瘤(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PL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