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展雄 《中国药师》2015,(8):1302-1305
摘 要 目的: 制备木蝴蝶含片。方法: 以木蝴蝶提取物为主药,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含片外观、口感、崩解时限、硬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筛选,确定含片的制备处方。以平均重量差异和平均崩解时间为指标,对按照优化的处方工艺制备的3批含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 优选的处方为:甘露醇50%,甜味剂为蔗糖-甜菊糖苷(100∶1)5%,清凉剂为天然薄荷油5%,粘合剂为聚维酮-K30(PVP-K30)-85%乙醇(6∶10)35%。以筛选的处方工艺制备的3批含片平均重量差异为 (1.83±0.29) %,平均崩解时间为(14.7±0.6)min,均符合药典质控要求。结论: 木蝴蝶含片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有效治疗感染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进行血培养及细菌鉴定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961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细菌241株,检出率12.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溶血葡萄球菌5种主要致病菌,占菌株总检出率61.8%。药敏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检出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大部分的杆菌对头孢呋辛、左旋氧氟沙星、氨曲南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荨麻疹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老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与IgE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对照组用左西替利嗪,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血清IL-2与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9.6%和5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2与IgE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荨麻疹患者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2与IgE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测定人血中游离型阿德福韦浓度的方法。方法:应用超滤法处理样品,配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技术,以(R)-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PMPA)为内标,采用正离子方式检测,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检测离子通道为阿德福韦m/z274.2→226.1和PMPAm/z288.4→176.2。结果:阿德福韦和PMPA的保留时间分别是3.78min和3.54min。阿德福韦血药浓度在0.25~5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25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93.2%,日内、日间RSD均<10%,稳定性试验的RSD<10%。结论:本方法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阿德福韦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5.
吴铁松  谢展雄  何文平 《安徽医药》2013,17(8):1370-1372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联合法舒地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及Lp-PLA2活性、NSE、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该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1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三组受检者均接受颅多普勒(TCD)检查及测定Lp-PLA2、NSE、TNF-α、hs-CRP水平等。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奥扎格雷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与健康组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平均流速均显著低于相应健康组(P0.05),NSE、Lp-PLA2、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动脉血流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NSE、Lp-PLA2、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实验组动脉平均流速高均于对照组(P0.05),而NSE、Lp-PLA2、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TIA时颅内动脉血液流速明显降低,而NSE、Lp-PLA2、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使用奥扎格雷联合法舒地尔对TIA患者能显著改善脑血流,恢复动脉流速,降低NSE、Lp-PLA2、TNF-α和hs-CRP,对TI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复方金银花外洗液的体外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ELISA法观察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的分泌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NF-α、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在0~210μL/mL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金银花外洗液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金银花外洗液中、高剂量组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中TNF-α、IL-6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不同浓度外洗液处理后,炎症因子TNF-α、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在细胞水平的主要抗炎作用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依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纳洛酮促醒辅以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甲氯芬酯、纳洛酮联合用药,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呼唤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平均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分别为71.67%和51.33%(P<0.05);平均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05±0.64)h和(8.46±1.2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1±0.99)h和(12.82±0.75)h(P<0.05),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8.33% (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85.00% (P<0.05).结论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能缩短患者促醒时间,更快地解除症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糖尿病症状的特点,使用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应予滋阴、清热、补气的药治疗,用药可突出围攻法,其方药:天花粉、生地、鳖甲、黄芪、丹参、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玄参、葛根、黄苓、麦冬、党参、太子参等药。由香港长春堂药业公司提供上述药方的糖尿灵水提物—糖1和糖尿灵醇提物—梅糖1,对其做  相似文献   
9.
谢展雄  刘玲  朱闵敏  谢燕贤  张新平 《中国药房》2008,19(19):1494-1496
目的:了解全国农村"两网"建设过程中的药品质量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6个省市的近5年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资料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各省市化学药品抽验合格率逐年提高;中成药抽验合格率发展趋势也为正,且略大于化学药品。结论:药品抽验合格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村"两网"建设在提高农村药品质量方面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住院患者药学信息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550例非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同一医院550例非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根据患者对药学信息服务的需求,建立并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与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73%,高于对照组的8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非住院患者药学信息服务需求,建立起药学信息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其用药质量与安全,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