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TAK-242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I/R组)和治疗组〔I/R+TAK-242(3 mg/kg)〕。再灌注24 h后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期直径(LVIDs)缩短(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肌炎症病理改变,心肌TLR4表达上调(P<0.01),血清IL-6、TNF-α、IL-10和HMGB1浓度升高(P<0.01)。与I/R组比较,TAK-242治疗组小鼠LVIDs有所延长(P<0.05),LVEF和LVFS显著提高(P<0.01或P<0.05),心梗面积显著缩小(P<0.01),心肌炎症浸润减轻,心肌TLR4表达降低(P<0.05),血清促炎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抗炎因子IL-10和HMGB1浓度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 TAK-242治疗对I/R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拮抗剂TAK-242抑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30min /R24h)、给药组[I/R+TAK-242(3 mg·kg-1)]、干预组[I/R+TAK-242+AG490(15 mg·kg-1)]。再灌注24 h后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WB检测心肌JAK2/STAT3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期直径(LVIDs)延长(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显著降低(P<0.001或P<0.01),心梗面积明显增加并出现心肌炎性浸润,心肌p-JAK2/p-STAT3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清IL-6、IL-10、TNF-α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01或P<0.01)。与I/R组比较,TAK-242给药组小鼠LVIDs缩短(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1或P<0.05),心梗面积缩小(P<0.01),心肌炎症浸润减轻,心肌p-JAK2/p-STAT3表达降低(P<0.01或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01或P<0.01),而IL-10和HMGB1浓度进一步升高(P<0.01)。与TAK-242给药组比较,AG490干预可显著加强TAK-242治疗作用,包括心肌收缩功能增强,心梗面积缩小及炎性浸润程度减轻,心肌p-JAK2/p-STAT3表达降低(P<0.05),血清IL-6、TNF-α浓度下降而IL-10、HMGB1浓度升高(P<0.01或P<0.05)。结论: Toll样受体4拮抗剂TAK-242抑制小鼠I/R炎症反应与JAK2/STAT3信号通路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癫痫患者血清中拉莫三嗪质量浓度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1)磷酸二氢钾(35∶6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05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室温。内标物为非那西丁,血样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进行处理。结果拉莫三嗪血药质量浓度在0.5~4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50μg·L~(-1);方法回收率为94.84%~102.17%;绝对回收率为85.87%~92.8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8%;血清样品在-20℃冻存3个月稳定,储备液冷藏保存12个月稳定。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稳定,适用于拉莫三嗪治疗药物质量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并镶嵌多种活性蛋白的细胞外网状结构,是除吞噬和脱颗粒作用外,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尽管NETs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NETs的形成会对组织造成损伤,被认为是引起多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成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过量NETs的形成可促进自身免疫性肾病、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糖尿病肾病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进程,阐明NETs的作用及机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NETs在肾脏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肾脏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脉抒降脂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动物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给药组、脉抒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高脂喂养同时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另取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普罗宁组及脉抒高、中、低剂量组,用白酒灌胃诱导、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28 d,测定血清中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和模型比较,脉抒高、中、低剂量组均对高脂大鼠体重未见明显影响;对高脂大鼠血清TC和HDL-C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性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G和LDL-C水平。同时能够升高大鼠血液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P0.05,P0.01)。可明显降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TG和VLDL水平,脉抒大剂量可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P0.05,P0.01)。结论:脉抒对高脂大鼠有明显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同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