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超声检查预诊冠心病的价值,寻找一个较理想的早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方法 用超声观察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及球部,并与部分冠脉造影对照。观察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数量、是否钙化、彩色血流、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RI),计算颈总动脉内一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结果 本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多为动脉内径增大、IMT增厚、IMCSA增大、血流速度(舒张期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PI和RI增加。本研究还显示,斑块形成以心绞痛组发生率最高,高血压组和心肌梗死组次之,以软性斑快为主,多在双侧CCA及分叉处。结论颈总动脉尤其分叉处的IMT增加或内-中膜精糙,回声增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对预测冠心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超声检查预诊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用超声观察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ICA,并与部分冠脉造影(CAG)对比。根据临床表现和CAG结果分组;扫查双侧颈内动脉(ICA);观察动脉内径(D)、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数量、是否钙化、彩色血流是否缺损、血流速度(收缩期Vs、舒张期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本研究显示,心肌梗死组表现为动脉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特别是Vd和Vm的减慢。斑块形成早期,血管造影可有假阴性,高频超声在小斑块的检出中较血管造影更为敏感。结论ICA的IMT增加或内-中膜粗糙,回声不均或增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超声检查ICA对预诊冠心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CRT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4月植入CRT起搏器的患者8例,其中7例为窦性心律;1例为房颤。优化AV间期及/或VV间期等参数,随访10.1±8.9个月,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QRS波时限改变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及左/右心室不同步等心脏超声参数的变化。结果所有8例患者植入CRT起搏器后,心功能分级与LVEF提高,临床症状明显减轻,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QRS波时限、LVEDD及MR减少,左/右心室不同步明显改善,心衰平均住院时间减少约33%(p0.05);1例患者CRT植入后13个月发生VT/VF猝死。结论CRT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对可能发生VT/VF的高危CHF患者,置入CRT(D)可预防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超观察室壁运动方法(CK技术)以确定血肌酐(Cr)水平对心肌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119例,根据血Cr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观察内容:室壁厚度、心肌重量指数、心肌运动、二尖瓣的E峰、A峰。结果:(1)随着血Cr水平的增高,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右室前壁增厚,心肌重量指数增加;(2)心肌回声异常发生率增加,用CK技术观察心肌运动,发现异常的心肌运动与尿毒症有关;(3)二尖瓣E峰、A峰均增加;(4)心瓣膜钙化和返流增多,以主动脉瓣受累多见。结论:(1)血Cr水平增高,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肌重量指数增加,尿毒症性心肌病可能:a、心肌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b、用CK技术可直观地观察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它与血肌酐增高有关;(2)心脏舒张功能减低;(3)以主动脉瓣为主的心瓣膜受累。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体表心电图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但实际工作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胸前导联呈典型左束支阻滞图形者只占约50%.本文通过分析我院85例植入WI或DDD起搏器患者术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观察Ⅰ、aVL导联及胸前导联QRS波主波方向与形态,并与X线定位分析比较,以探寻一种判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6年至1998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有2例为年轻男性,(年龄29岁、41岁),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4~6小时,伴心电图ST—T典型改变及心肌酶和同功酶明显升高,符合AMI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均予尿激酶300万U静脉溶栓,达到冠脉再通的临床标准后,给予硝酸甘油持续静滴、抗凝、抗血小板及口服钙拮抗剂等治疗,于4周后康复。心电图均始终未见病理性Q波,心室晚电位及心率变异性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均示:心电图定位相应梗死部位局限性室壁节段性运动。恢复期冠造影均示:冠脉供血呈左优势型,左主干、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肌酐 (Cr)水平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以及 AQi技术在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患者 119例 ,根据血 Cr水平分为 4组、观察血 Cr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血 Cr水平的增高 ,左心扩大 ,主动脉、右心室流出道增宽 ,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前壁增厚 ,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增加 ,二尖瓣 E.A峰增加 ,射血分数 EF下降。血 Cr与 EF呈显著负相关 ,与 LV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 Cr水平增高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肌重量指数增加 ;AQi技术检测结果提示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19岁,回族.因"反复胸闷、胸痛2年余"就诊.患者2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感胸骨下端闷痛,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约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无放射,疼痛与情绪及体力活动无关.既往有牲畜接触史,居住地有人畜混居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初步应用体会。方法 对 3 2例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 ,其中 7例狭窄 >90 %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全部手术获得成功 ,PTCA和支架术术后即刻残余狭窄均 <2 5 % ,狭窄程度减轻均 >70 % ,术后有关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均达TIMI3级。结论 PTCA和支架术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 ,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可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质量增大与 QT离散度 (QTdispersion,QTd)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及心脏超声检查等方法对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男性 40例 ,女性 5 4例 ,年龄 (5 9.9± 11.2 )岁 ]和 11例正常人 [男性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5 2 .8±16 .9)岁 ]作 QTd及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检测分析。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 组 ,n=6 2 ) QTd较非肥厚组 ( 组 ,n=32 )以及正常对照组 ( 组 ,n=11)均明显增大 (P<0 .0 1~ 0 .5 0 ) ,QTd与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 (r=0 .47,P<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增大可使 QTd明显增大 ,具有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有形成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