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于2002年6月~2004年8月,采用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并与外搽酮康唑霜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接受治疗者均为我科门诊可随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派瑞松霜组)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19岁~43岁,平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Automatic Image Analysis Technigue,简称AIAT)是本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检验技术,为了解细胞的DNA含量提供了一个客观、科学的检测手段,在骨肿瘤及其它领域的临床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就AIAT在骨科中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深低温骨库建立及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和骨关节在修补大块骨缺损及关节移植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深低温冷冻法和辐照灭菌法保存的异体骨 .临床应用异体骨时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合理选择 ,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 4例 ,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疗效满意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骨肿瘤.按En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进行瘤段广泛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平均移植骨段13.6cm,并辅以坚强内固定,对高恶性骨肿瘤进行术前、后化疗。结果:随访4~53个月,治疗满意率为85%,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局部复发、肺转移死亡,其发生率为20%,保肢率为80%。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2003年对18例例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50月,2例死亡,其余16例接合区骨质生长良好,无1例骨发生不连接。肩、膝、踝关节活动及肢体负重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或防止创伤关节炎,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病案摘要:患者女性,58岁。因发现右大腿后侧肿块11月,于2001年7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大腿上段后侧触及5cm×4cm肿块,质中等,不活动,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7月11日行右大腿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诊断为:粘液性脂肪肉瘤。术后行常规放疗。2002年3月28日因发现右大腿、右臀部、右腰部7cm×3cm包块伴疼痛再次入院。胸片检查:肺内多发性转移灶。4月5日行在大腿、右臀部、右腰部包块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诊断为:多形性脂肪肉瘤伴大片坏死。术后行右腰部常规放疗,疼痛缓解。8月初发现左手食指、中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骨巨细胞瘤(GCT)的传统组织学分级与其生物学行为不甚相符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51例GCT为研究对象,以13例骨囊肿(良性)和15例骨肉瘤(恶性)为对照组,采用图像分析仪(IAT)对细胞核(GCT取基质细胞核),进行了形态计量研究(8项参量),DNA含量,DNA倍体类型研究,及术后复发病例的DNA倍性与其传统分级的比较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GCTⅠ级和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别,且它们的生物学属性在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范畴。研究还揭示GCT的DNA≥5c细胞数超过7%者系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5例患者年龄53~61岁。男3例,女2例。病变部位:肱骨近端2例,骨盆及胫骨近端各1例;多发性病灶1例x线检查见:病灶为成骨、溶骨混合性骨破坏,可见骨膜反应.周围见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基质内可见钙化;CT、MRI、ECT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核素浓聚信号改变。病理镜下见典型的恶性梭形成骨细胞及肿瘤性骨样基质的组织特征发病首诊时均被误诊或漏诊。确诊后2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手术:1例给予化疗及放疗(DT6000cGy);1例单纯化疗;另1例单纯放疗(DT6000cGy)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2例分别于确诊后8个月及10个月死于肺转移.3例仍在治疗随访中,2例接受保肢(全膝,半肩)手术者,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老年人原发性骨肉瘤较为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确诊后给予积极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常可累及髋关节,最终可致髋部强直,难以行走,直至残废.单用中医或西医传统的方法治疗,疗程长,易反复,疗效不肯定.2002~2003年,作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40例AS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7年2月48例接受保肢治疗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27.3岁(11~67岁)。病理证实:高恶性肿瘤32例(A组),包括骨肉瘤2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尤文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2例;低度恶性肿瘤16例(B组),包括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15例。手术方式包括: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或灭活再植术、异体骨移植术、异体骨复合假体移植术、病灶刮除充填术保肢。A组术前、术后给予化疗。保留肢体功能按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后功能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平均随访3.2年(0.5~8年)。A组中因局部肿瘤复发、感染等并发症截肢11例(34.4%),死亡13例,存活19例,3年存活率59.3%(19/32)。B组中因局部肿瘤复发和感染截肢2例(12.5%,2/16),死亡1例。肢体功能优良率A组71%,B组81%。结论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应掌握个体化原则,假体置换术及异体骨复合假体移植术保肢功能最佳,高恶性肿瘤患者若无法承受强力的辅助化疗则不宜行保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