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甲状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及对照组(C组)。A组于切皮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对切口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切除后逐层缝合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分别进行喷洒;B组用0.5%利多卡因以同样方法进行局麻及创口喷洒;C组不用局麻药。分别于术后1,4,8,12,24,48 h对3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VAS评分>4分者,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止痛并记录使用总量,同时记录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4,8,12,24 h时,A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术后1 h时,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B、C组患者用曲马多例数较A组多(P<0.05);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高(P<0.05);3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用0.5%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术后能产生良好镇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超早期取栓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行超早期取栓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S组于麻醉诱导前采用0.2%罗哌卡因注射液4 mL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后的苏醒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各类耳鼻喉手术需要全身麻醉预计手术持续时间0.5~2小时之间的择期手术患者,年龄8岁~50岁,ASAI或者II级,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各35例,两组均以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均持续泵入异丙酚60ug~80ug/kg.min,S组以七氟醚1%~2%维持,I组以1%~2%吸入维持。根据血压、脉搏波动调整七氟醚和异氟醚的吸入浓度。使患者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值±20%的范围。于手术操作结束后停止吸入和静脉麻醉药。并统计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顺利。S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优于I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为耳鼻喉科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安静平稳、清醒完全,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高血压脑出血需行开颅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实验组)和未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对照组),每组24例,2组分别在手术开始时(T0)、打开硬脑膜后30 min(T1)、术毕(T2)、转入ICU后30 min(T3)4个时点记录MAP、HR,苏醒后拔管时间、术中出现脑水肿的例数及术后一周内ICP及相关并发症出现的例数。结果实验组苏醒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要平稳;术中脑水肿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颅内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更要低且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能能好的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术中脑水肿及术后颅内压升高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H9C2细胞构建H/R细胞损伤模型(H/R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Dex处理细胞24 h后进行H/R处理,纳入H/R+Dex组,将Vector、微小RNA(miR)-138-5p mimic质粒转染至H9C2细胞后采用H/R处理,分别定义为H/R+Vector组、H/R+miR-138-5p组。将Vector、miR-138-5p mimic质粒分别与MUT-SOX9、WT-SOX9载体结合后共同转染至H9C2细胞,得到的转染细胞分别纳入突变型(MUT)-SOX9+Vector组、MUT-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miR-138-5p组、野生型(WT)-SOX9+Vector组及WT-SOX9+miR-138-5p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6.
陈爱芳  袁应川  王龙  王闯  汪艳萍   《四川医学》2022,43(12):1209-1213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麻下感染性休克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全麻下行感染病灶去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T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24例,T组术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C组为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BIS值、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2)、术中NE用量和出入量、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术后1 d和3 d CRP、3 d和7 d的MMSE评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及术中出入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休克指数、BIS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ct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1 d和3 d CRP水平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术后3 d和7 d的MMSE评分比C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麻手术中实施SGB,有利于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降低休克指数,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改善,本方法可在临床中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对围生期孕妇分娩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单胎头位孕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过程中使用硬膜外麻醉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正常剂量组(0.25%罗哌卡因联合1.0%布托啡诺)与低剂量组(0.125%罗哌卡因联合0.5%布托啡诺),各80例。比较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持续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两组阴道顺产率、器械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持续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改良Bromage评分低于正常剂量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正常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阴道顺产率高于正常剂量组,器械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正常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孕妇应用低剂量的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