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分析困难胆囊切除术(DC)对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DC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1月10日共201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胆囊切除手术操作时长的第75百分位数(P75)作为分割点划分DC组(≥P75)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LC)组(<P7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C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1例中DC组为53例,腹腔镜下完成50例,中转开腹3例;NLC组为148例,均经腹腔镜完成。DC组与NL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呕吐频次增加,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管置放率升高,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白细胞计数(WBC)>10×109/L、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近2个月胆囊炎发作>4次、胆囊壁厚度>0.5 cm以及结石最大直径>2 cm为DC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良好(χ2=1.457,P>0.05),预测效能为0.879。结论 困难胆囊切除术会增加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构建困难胆囊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拟合度和预测效能均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构建小鼠半乳糖凝集素1( mGalectin-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感染原代培养的小鼠胰腺星状细胞( mPSCs),探讨mGalectin-1与mPSCs增殖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293T细胞株由本实验室保存,采用腹主动脉灌注法分离原代mPSCs并培养鉴定[1],慢病毒表达载体pHAGE及辅助包装元件载体( psPAX2,pMD2.G)由南京医科大学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卢春教授提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简易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评分在评价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收治的13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症AP组(NSAP组)108例,重症AP组(SAP组)31例;并收集同期1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24 h及1周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淋巴细胞数(L)、清蛋白(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NLR(dNLR)的变化和差异;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指标(Alb、NLR、d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并计算最佳临界值(Cut-off值);构建简易PISC评分,探讨其评价AP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与BISAP评分系统的一致性.结果 入院24 h及入院1周AP患者WBC、N、NLR、dNLR高于对照组,L、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WBC、N、NLR、dNLR高于NSAP组,而L、Alb水平低于NSAP组(P<0.05).构建简易PICS评分(Alb-dNLR),ROC曲线分析得出Alb-dNLR的最佳Cut-off值为0.16,此时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39,曲线下面积(AUC)为0.82,诊断效能最佳.SAP组和NSAP组在简易PICS评分与BISAP评分的得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二者具有相关性(r=0.617,P<0.05).结论 简易PICS评分在评价AP严重程度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LA的阑尾炎患者266例,其中改良LA组59例和常规LA组207例,常规LA组又包括A组(钛夹+圈套器+标本袋)66例、B组(锁扣夹+圈套器+标本袋)78例、C组(超声刀+圈套器+标本袋)63例,各组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阑尾切除.比较4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LA各组比较,改良LA组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均减少(P<0.05).结论 与常规LA术相比,改良LA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84例患者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5±5)岁;腹部闭合伤75例,腹部开放性损伤9例;按美国创伤协会分级标准,Ⅰ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Ⅴ级7例,Ⅵ级1例;35例行非手术治疗,均为Ⅰ~Ⅱ级损伤,12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电刀喷凝止血3例,缝合止血4例,术中探查已止血3例,仅行肝周引流,2例中转剖腹;29例行开腹探查;急诊行DSA下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10例;非手术治疗35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开腹手术27例,治愈23例,1例术后二次手术止血,5例并发胆瘘,2例并发肝周脓肿,2例肝内血肿,脓肿及血肿较小,均经穿刺或放置引流管引流后痊愈;开腹手术中死亡1例,死于术中失血性休克难以逆转,1例肝叶切除加肝动脉结扎术,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右三叶切除术后肝、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需综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准确快速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小鼠胰腺星状细胞(mPSC)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的沉默效应,并观察其对mPSC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galectin-1基因特异性RNAi靶序列,构建到慢病毒PLKO.1-PURO载体中。从慢病毒包装转染的293T细胞,获得病毒上清感染的mPSC;采用嘌呤霉素(2μg/μL)筛选出慢病毒感染成功的mPSC。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PSC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PSC的增值能力。结果:PCR扩增和测序表明成功构建galectin-1慢病毒干扰载体,可以有效沉默mPSC中galectin-1基因的表达。构建的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mPSC后galectin-1 mRNA表达量同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9.4±4.8)%、(6.2±4.3)%、(27.6±5.7)%,galectin-1蛋白表达量同对照组比较分别为(25.9±3.6)%、(10.8±4.1)%、(30.2±3.2)%。稳定的galectin-1沉默mPSC在第4天细胞增殖能力下降(22.9±2.7)%(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