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多裂委陵菜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腺苷(1)、芹菜素-6-C-阿拉伯吡喃糖基-8-C-葡萄吡喃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4).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张冬艳  杨雷  薛培凤  高建萍 《中国药师》2015,(11):1966-1971
摘 要 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其干燥根作为中药禹州漏芦用,其干燥花絮作为蒙药蓝刺头用。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禹州漏芦和蒙药蓝刺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从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四个方面对两种药材进行了比较和综述,以期为药用植物蓝刺头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医学类院校是培养和创造医药学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近年来,医学类院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敲响警钟。现从医学类院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现状进行剖析,反思我国医学类院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子龙  薛培凤  王丽  王静  赵凯 《中国药房》2012,(23):2152-2153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白葡萄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ODS2(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齐墩果酸进样量在1.788~7.1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1.28%(n=6)。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蒙药白葡萄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全球第一的死亡原因,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冠心病与脂质调节异常、慢性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目前用于诊断冠心病的心肌酶和高、低密度脂蛋白等只能部分解释冠心病的风险。尚不能有效地检测冠心病患者早期的高危因素,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发现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标志物。脂质分子是心肌细胞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脏功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脂质组学是高通量研究脂质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脂质组学研究显示,特定种类的脂类,如神经酰胺、鞘氨醇、溶血磷脂酸、氧化脂质等,与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及特征相关。此外动物模型中心脏、脂肪、肝脏等相关组织样本脂质组学研究成果也为脂质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信息,脂质组学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评估冠心病的风险等相关研究。本文对利用脂质组学技术探究冠心病脂质小分子标志物以及相关治疗靶点、药物研发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PBL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尝试和应用,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应用颇多,药学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就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肉桂不仅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材,也是著名的食用香辛料桂皮的来源之一。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肉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肉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糖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百合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类物质。本文对百合科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 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1);3β-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 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获得,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获得,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河柏中总酚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720nm。结果:蒙药河柏中总酚酸在0.3088~1.0808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6173X+0.0151(r=0.9998)。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6.22%,RSD=1.13%(n=5)。结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柏中总酚酸的含量,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