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参照全国胃牯膜一点癌研究协作组的诊断标准我科自1973年以来经手术冶疗发现2例食管粘膜—点癌,占同期食管癌手术0.7‰。现将2例食管粘膜一点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深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级别、结果和用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静滴给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达77.29%,其中活血类注射剂发生率最高为33.95%;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5%。结论应重视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学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间质瘤比较少见,临床上很难与胃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相鉴别,我们将自96年以来手术治疗的6例食管胃底问质瘤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以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criBB)为病原体侵害人体c造成多器'g,多系统受损的感染性疾病[1]。病人常有蝉叮咬史,早期出现症状为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继而发热似感冒样症状,肌肉以及心脏和神经系统异常;晚期患者具有反复发作性关节炎(acedermatitischroniaacfrophi-cansACA)等症状。该病在美国、欧洲流行范围很广。1986年以来,我国在东北、新疆、福建等边远地区都发现有莱姆病的存在。1990年,在北京西山地区长角血蟀中分离出~林伯氏疏螺旋体到。该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实…  相似文献   
5.
【例1】女,53岁。X线胸透发现右上纵隔肿物10天入院。查体:体胖,心肺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报告右上纵隔可见约5cm×3cm大小致密阴影,边缘清晰光滑。诊断为右侧纵隔肿瘤,于1984年5月18日开胸探查,术中见头臂动脉迂曲延长,余未见异常改变。术后恢复顺利。【例2】女,61岁。  相似文献   
6.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是确诊气管、支气管的炎症、肿瘤、结石、良性狭窄等疾病,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检查或取局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我院外科从2004.9.28-2008.7.27以来,共完成支气管检查术44例,现将其临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年至2000年,共收治嗅神经母细胞瘤(ONB)6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ONB中男4例,女2例,年龄13~62岁,中位年龄22岁。首发症状鼻出血者3例,鼻塞者2例,头痛者1例。经CT和MRI检查,证实有鼻腔、鼻窦、眶内、颅内占位,或相互勾通,形状不规则,界限清楚,质地较均匀,强化明显。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ONB。2 治疗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穿透性心脏损伤5例报告蔡国宁成杞润韩临春薛文平王树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自1989年至1996年4月,我科遇到穿透性心脏损伤5例,均手术治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19~35岁,致伤原因,刀伤4例,飞铁1例,入院时...  相似文献   
9.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7位羟基被氯离子取代的半合成衍生行,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对大多数敏感菌的抗菌作用比林可霉素强约4倍,尤其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突出,不良反应较林可霉素轻,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1],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约1/10以原形药物经尿排泄,因此较受临床医生欢迎,近年来用量显著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近年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2005~2007年Ⅰ、Ⅱ类切口手术病历100份/月,填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率14.3%,基本合理率39.2%,高于2005、2006年的用药合理率、基本合理率,其中给药时机、持续时间、给药间隔合理率上升幅度较大,而预防用药指征判定、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上升幅度较小;2007年用药不合理率46.5%。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取得一些进步,但总体合理用药水平仍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