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在肾脏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证实有13种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家族成员,依次为AQP0~AQP12[1]。不同的组织器官AQPs的表达不同,其中肾脏的亚型  相似文献   
2.
痰热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不同用药方式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两种不同用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和雾化吸入组,观察呼吸困难持续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静脉给药组呼吸困难持续时间(3.23±0.86)d,肺部哕音消失时间(5.12±1.33)d,住院天数(8.81±1.42)d,不良反应19例;雾化吸人组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67±0.69)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3±1.12)d,住院天数(7.45±1.17)d,不良反应5例.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组问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雾化吸入疗效优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儿不同疾病时期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水平,探讨其在判断肺损伤病情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儿童、普通肺炎及和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SP-A水平,同时记录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深度(FiO2)]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并进行比较,并行血清SP-A与PaO2/FiO2及PCIS相关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组较对照两组血清中SP-A水平升高,而PaO2/FiO2和PCIS值下降(P均<0.05),恢复期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A水平与氧合指数及PCI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573(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P-A的水平反映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或可作为创伤较小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松药用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行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RS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7例PICU使用呼吸机前进行RSI的患儿,按是否加用肌松药随机分为常规组、肌松药组,常规组先后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后行RSI,肌松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维库溴铵后行RSI,观察并记录两组一般情况、Goldberg评分、插管前后心率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气道黏膜损伤情况、严重心动过缓(<6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发生率、发生胸廓强直情况及使用呼吸机时间、PICU停留时间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Goldberg评分、插管前后心率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使用呼吸机时间、P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胸廓强直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松药应用于PICU中行RSI的患儿有助于使插管顺利进行,能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高危因素、致病菌及药敏特点,观察IVIG疗效,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07年机械通气时间≥48h的75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上机时间与VAP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组与对照组对VAP治疗预后的影响。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81.3%,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差异有显著性;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VAP的发生率高于胎龄〉32周、出生质量〉1500g的早产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应用IVIG的VAP患儿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缩短上机时间,应用IVIG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阿奇霉素治疗门诊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46例儿童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上,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可缩短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短,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151例原发性BRG患儿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UBT)、胃窦黏膜组织Hp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2组临床症状分度、胃镜下胆汁反流分级、活检组织病理学表现及分级Dixon评分。结果 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在发病年龄和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Hp阳性组就诊时临床症状总体上较Hp阴性组重,以中度以上表现为多见。Hp阳性组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重于Hp阴性组,且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2组胃黏膜炎症活动性、淋巴滤泡增生、胃小凹增生、黏膜浅层血管扩张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炎症程度、间质水肿、固有膜内平滑肌纤维增生、肠化生、腺体萎缩等方面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BRG患儿合并Hp感染时临床症状、胃镜下及组织学表现更重,且胆汁反流程度加重,二者在发病中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首次置管测血管外肺水的特点与疾病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均>75岁)初次置管行PICCO导管监测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其28d住院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来源、APACHEⅡ评分、一般血流动力学资料(HR、MAP、CVP、Lac)和EVLWI等数据,并对EVLWI行诊断实验评价。结果两组在APACHEⅡ评分、HR、EVLWI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01,0.007),余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描绘EVLWI的ROC曲线发现以≥10.0ml/kg为界点,预测死亡发生的敏感度为94.1%,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73.8%,阴性预测值45.9%。结论高龄患者大部分存在肺水肿,且对肺水耐受更差,以EVLWI≥10.0ml/kg是一个较好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检测痰液中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3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判断分为细菌感染组(21例)及非细菌感染组(15例),检测其痰液中降钙素原(PCT)和血清中PCT、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儿痰液PCT、血清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CRP、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中PCT与血清PCT相关性较强(γs=0.712);肺炎细菌感染组痰液PCT、血清PCT阳性率均较血清CRP、血WBC计数高(P均<0.05),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液PCT浓度较血清PCT高。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PCT和血清PCT均能很好提示肺部细菌感染,痰液PCT可能比血清PCT更早反映病情,因痰液取材简单且创伤少,对指导用药,减少抗生素滥用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2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呕吐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见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无特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