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好发部位在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少数发生于桥脑和小脑。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发生。脑出血足病步匕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出血类属于中医学“中风”、“偏枯”、“厥证”等范畴。近年来我们集中西医各家之所长,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药口服、早期康复及西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症状、CT及MRI、EEG、血流变学、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关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后上述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好转。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痴呆症状,CT、MRI、EEG和血流变学有明显好转,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结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进步,而且未发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活脑灵注射液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活脑灵治疗DPN120例,同时与复方丹参注谢液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活脑灵注射液对DPN患者肌电图、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67%,对照组为26.67%(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46.66%(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活脑灵治疗DPN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急性脑梗死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组第1、7、14天血清VEGF水平。结果巴曲酶从第7天开始出现比常规治疗更显著的疗效;巴曲酶能使急性脑梗死中血清VEGF水平进一步升高,高峰出现在第7天,第14天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巴曲酶促进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升高血清VEGF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3种溶栓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对比与临床意义。方法对5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从中选择226例进行不同溶栓药物治疗,观察其用药前后血管再通率、5周病死率、再次梗死率、溶栓出血并发症。结果 3组溶栓患者间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溶栓距发病时间无显著性差别,3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0.8%、73.5%、78.9%,P均>0.05,5周病死率为8.85%,再次梗死率为6.1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尽早进行静脉溶栓,可降低早期病死率,改善AMI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康复技术治疗1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价值。结果对132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包括入院时的心理状况,入院时的肢体功能情况,出院时的肢体功能情况,并比较了该组患者表现的抑郁状态与表现为焦虑状态的二者之间的差异,发现该组患者抑郁症的总发生率为18.2%,焦虑的总发生率为30.3%,无论是在治疗前,还是治疗后,无功能组的抑郁的发生率均高,而依赖组和独立组的抑郁发生率相对较低。焦虑症状在依赖组患者中反应得较明显,在无功能组患者中表现得不明显。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治疗,使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得到充分的恢复。抑郁组的好转率为50%,焦虑组的好转率为70%。结论心理观察和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好于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丹奥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进展发生率13.33%,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进展率25%,总有效率6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奥作用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促进血栓溶解,促进病情好转和恢复。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出120例分两组(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死组),分析经CT证实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梗死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组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语言障碍、假性球麻痹、双侧肢体瘫痪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再发脑梗死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脑梗死后血压、高脂血症的控制,稳定情绪、合理用药、坚持治疗、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早期高血糖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早期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增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治疗脑梗死基本方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应用普通胰岛素凋治高血糖,分别于第7天、30天评定和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7天、3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升高患者早期调治高血糖可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