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的冰冻切片中常用包埋剂(OCT)对组织进行包埋后冷冻〔1~3〕,但对OCT的实际应用价值及范围,有何优点及缺点,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在实践中对OCT应用情况作一比较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OCT系美国产品。1.2组织取病人甲状腺、胃、肠、乳腺、...  相似文献   
2.
1983年 Warren 和 Marshall首次提出胃弯曲样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nisms,CLOs)。或称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dis,CP)。认为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近来得到进一步证实),为慢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目前对 CLOs 的检查方法)较费时费力,我们应用石蜡切片的荧光  相似文献   
3.
6例胃病患者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其中4例查见幽门弯曲菌.该菌外形呈弯曲杆状,菌体一端或两端着丛生有鞘鞭毛,外膜结构属革兰氏阴性型,胞浆中有致密的圆形颗粒.该菌具螺菌科形态特征,对胃窦粘膜上皮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大肠腺癌标本78例。结果nm23基因在正常结肠粘膜腺体细胞为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癌中呈现低表达,阴性率为74%(58/78),其中全部细胞无表达35例,部分细胞表达2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病灶表达阴性率为85%(40/47),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阴性率为58%(18/3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m23基因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腺癌大多数呈现阳性表达,低分化腺癌呈现低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nm23基因在大肠腺癌的低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浸润、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对红斑狼疮(LE)和天疱疮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我们从1983年12月~1984年6月,应用 DIF 法,对13种70例病人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结果较有意义。一、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红斑狼疮52例(SLE  相似文献   
6.
免疫酶(间接法)染色检测肝组织内HB_SAg 专一性强、重复性好,国内外已有报导。但免疫酶(直接法)染色的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7.
辜丸间质细胞瘤1895年Sacchi首先报告1例,误珍为睾丸畸胎瘤。Banines谓:至1962年文献报导约有114例。国内司徒锐报告2例。例1 男,26岁,于1961年2月入院。自幼见右侧睾丸较大,无不适;1959年后肿大较快,至入院前大如鸡蛋。1月来下腹部有轻度阵发性疼痛,每日1—4次,每次持续几分钟。性生活正常。查体,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左睾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在于观察胃溃疡和胃癌,胃粘膜伴随性病变分布规律及特点,略论一些病变的论断指标,为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基础参考资料。一、材料和方法经外科手术切除之标本:胃、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癌10例。将每份胃标本铺开后,自幽门端至贲门端切成若干长条,然后再将长条胃标本切成若干长条,然后再将长条胃标本切成长约3厘米之组织块,标出号码并按取材之部位、号码绘出取材示意图(图1),或用粘膜卷席法多处取材,自幽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人类肿瘤细胞DNA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核DNA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本文应用FCM对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细胞核DNA含量和细胞增殖周期及PI值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程度非典型增生的变化规律及与乳腺癌的关系,为病理形态学诊断提供客观而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CEA单克隆抗体,双PAP法研究卵巢粘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内CEA的定位。结果表明:良性瘤23例,CEA全部(-)。交界性肿瘤中粘液性22例,CEA(+)者21例;浆液性15例,CEA(+)者7例。恶性肿瘤中粘液性23例,CEA(+)者18例,浆液性37例,CEA(+)者7例。由于粘液性交界性肿瘤有较高的CEA检出率,可作为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