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无镁细胞外液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放电模型来检测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1和钙调蛋白的表达与定位。方法采用新生24h内Wistar大鼠,取海马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体外培养至10d,无镁细胞外液处理(实验组)或正常细胞外液(对照组)处理神经元3h后,一部分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情况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1和钙调蛋白的蛋白表达;另一部分细胞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12h后分别通过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Nav1.1和钙调蛋白的蛋白表达与共定位。结果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的神经元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而与正常细胞外液处理组相比,Nav1.1和钙调蛋白表达不变;无镁处理3h正常培养液再继续培养12h后,与正常细胞外液处理组相比,神经元Nav1.1表达上调,而钙调蛋白表达不变。另外,与正常细胞外液处理组相比,Nav1.1和钙调蛋白共定位的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 Nav1.1和钙调蛋白的表达与定位变化可能与无镁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异常放电的基础病理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有助于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重组蛋白GST?CT3标签GST的方法。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转化入pGEX?6P?3/CT3重组质粒并诱导其表达,用B?PER提取纯化重组蛋白GST?CT3,在10 mmol/L DTT存在的情况下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得到高浓度的CT3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CT3蛋白。结果不含DTT情况下, PreScission蛋白酶很难切除重组蛋白GST?CT3的标签蛋白GST,而在10 mmol/L DTT存在的情况下,PreScission蛋白酶能够切除重组蛋白GST?CT3的标签蛋白GST,得到高浓度的CT3蛋白。结论10 mmol/L DTT有助于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重组蛋白GST?CT3的标签蛋白GST,得到高浓度的CT3蛋白。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住院患者病死率可达4.1%,至今仍无治愈方法。近年来,随着HF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机制的逐渐明晰,越来越多的新型HF治疗药物接连问世,药物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临床用药的选择也越发多样化。本文对各类HF治疗药物的机制及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利用无镁细胞外液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放电模型来检测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变化。方法 采用新生24h内Wistar大鼠,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至12-16d时,无镁细胞外液处理神经元3h并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情况及延迟整流钾电流。结果 无镁处理后的神经元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无镁诱导可使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增大。结论 延迟整流钾电流增大可能与无镁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异常放电的基础病理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多西紫杉醇对人类乳腺非肿瘤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细胞HBL100、人乳腺腺癌细胞MCF7和人乳腺导管癌细胞MDA MB435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 swell法明确该3株细胞的侵袭能力及多西紫杉醇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人乳腺细胞HBL100、人乳腺腺癌细胞MCF7和人乳腺导管癌细胞MDA MB435中,MDA MB435S侵袭力最高(425.20±54.09),MCF7次之(239.00±91.39),HBL100侵袭力最低(101.00±63.88)。1.0PPC(药物血浆峰浓度)的多西紫杉醇处理24h后,MDA MB435S和MCF7细胞的侵袭力分别为18.20±4.32和58.40±50.53,显著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13)。不同浓度的多西紫杉醇(0.1、1.0和10.0PPC)分别与3株细胞共同孵育24、48、72和96h,其对3株的增殖的抑制率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以及给药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结论多西紫杉醇对3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并明显抑制MCF7和MDA MB435S细胞的侵袭能力。多西紫杉醇是一个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双重途径起效的、具有很好的靶向性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豚鼠钙调蛋白2(Ca M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为豚鼠Ca M基因功能等研究提供遗传学信息。方法以豚鼠心肌组织作为实验材料提取RNA,通过RT-PCR和3′-RACE PCR的方法扩增Ca M2的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序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后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克隆出豚鼠Ca M2基因编码区450 bp序列和3′端非编码区660 bp序列。分析编码区序列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种属其他亚型完全一致。而3′端非编码区与其他亚型的同源性较低。结论成功获得了豚鼠Ca M2基因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Ca M2的基因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羧甲基壳聚糖 (CMCS)对心血管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 ,双脉冲方波刺激 ,首先给一个时程为 2 0 0ms ,保持电位 - 6 0mV ,去极化到 +30mV的条件脉冲 ,间隔 2 0ms后 ,再给予波宽 12 0 0ms的方波刺激 ,保持电位- 6 0mV ,刺激电压从 - 40mV~ +5 0mV ,步阶电压10mV。结果 CMCS抑制IKur,当其浓度为 1和 2g·L- 1时 ,指令电位 +5 0mV的电流值分别由给药前的 ( 1.8± 0 .7)和 ( 2 .0± 0 .6 )nA下降到 ( 1.6± 0 .6 )(n =12 ,P <0 .0 1)和 ( 1.5± 0 .5 )nA (n =7,P <0 .0 1)。其他指令电位下的IKur的改变也符合此趋势。增加刺激频率及指令电压IKur的变化均不显著 ,提示CMCS对IKur的抑制作用不具有电压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结论 CMCS可抑制大鼠单一心房肌细胞IKu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蒿甲醚粉针剂对裸鼠体内移植人肺腺癌A549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雌性裸鼠32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裸鼠接种人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高剂量组给予蒿甲醚粉针剂120 mg/kg、中剂量组为80 mg/kg、低剂量组为54 mg/kg,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g/kg,连续给药12 d后处死裸鼠,剖取肿块称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 4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抑瘤率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低、中剂量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鼠腹腔连续注射蒿甲醚粉针剂对人肺腺癌A549有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分离纯化体外重组钙调蛋白(CaM)及其突变体蛋白的方法。方法将CaM及其三种钙结合位点突变体的cDNA插入pGEX-6p-3质粒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大量培养并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CaM及其突变体的GST融合蛋白表达,GS-4B beads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纯化后蛋白的活性。结果纯化的CaM及突变体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CaM及突变体蛋白得到了大量表达;纯化后蛋白可恢复已"run-down"心肌细胞膜钙通道的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重组CaM及其突变体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为深入研究CaM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痫大鼠(tremor,TRM)海马组织电压门控性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单位(CaV1.2)、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与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RM海马CA1、CA3和DG区CaV1.2、CaM和磷酸化CaMKⅡ(p-CaMKⅡ)的蛋白表达及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RM海马组织中[Ca2+]i。结果与正常Wistar大鼠相比,TRM海马组织中CaV1.2和CaM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CaMKⅡ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双标法结果显示:CaV1.2、CaM、p-CaMKⅡ在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群表达丰富,同时CaV1.2与CaM、p-CaMKⅡ与CaM在海马各区域均存在共定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RM海马细胞[Ca2+]i明显增强(P<0.01)。结论Ca2+/CaV1.2/CaM/CaMKⅡ通路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遗传性癫痫大鼠的癫痫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